數據顯示,去年廠家發貨金額與登記銷售金額相差900多億元———
昨天,商務部家電下鄉信息系統發布數據,統計顯示,截止到2009年12月31日,信息系統登記的生產企業累計發貨9245.05多萬臺,發貨金額1627.53多億元;銷售企業通過信息系統登記銷售家電下鄉產品3767.98多萬臺,金額共計692.57多億元。
該數據中家電下鄉產品的“發貨金額”與“登記銷售金額”存在高達900多億元的差距,由此也引發了外界對于去年家電下鄉業績的兩種截然不同的解讀——按照1627億元的發貨金額評價,已超過了去年初拉動農村1500億元消費的市場預期;而根據692億元的登記銷售金額計算,去年家電下鄉銷售尚未完成預期的一半。那么家電下鄉信息系統中前后兩個數據為何會存在如此懸殊的差異?去年家電下鄉產品究竟賣出了多少?
記者在采訪中了解到,在有關統計數據中,“發貨金額”是指家電制造廠家向指定銷售商發出的家電下鄉型號產品的金額;而“登記銷售金額”是指符合條件的農村消費者購買下鄉家電后進入申領補貼程序后統計的金額。有家電廠家人士昨天向記者表示,兩個數字之所以有如此大的數字差異,估計是很大比例的家電下鄉產品由不具備申領補貼條件的消費者購買了,他們中既包括非農村戶籍的城鎮消費者,也包括超過購買限額的農村消費者。根據有關政策,每戶農村消費者每類家電下鄉補貼產品只限購兩臺,超出部分不再享受補貼。據了解,由于家電下鄉政策是國家直接對消費者進行補貼,因此并沒有限制下鄉家電只能賣給符合條件的農村消費者,無法領到補貼的非農戶籍消費者同樣可以購買下鄉家電產品,只是無法享受到13%的補貼。這位廠家人士告訴記者,多數家電下鄉產品都是經過優化設計的高性價比產品,因此在很多地區市場上同樣受到了城市消費者的歡迎。但由于這些消費者購買的產品是不會錄入家電下鄉信息系統的,因此在信息系統的“登記銷售金額”中無法體現。
業內人士指出,把沒有享受補貼的城市消費者購買家電下鄉產品的數據也算作家電下鄉政策的消費拉動作用確實有些牽強。從這個角度說,去年我國家電下鄉對消費的拉動應該是遠未達到1500億元的預期目標的。“不過也正是在家電下鄉政策的推動下,家電廠家才會積極地研發出性價比更高的實用型產品,因此這些消費也算是受惠于這一政策!”
還有家電廠家人士透露,廠家向經銷商發出的產品中,通常會有20%至30%的動態庫存沉淀在流通環節,這是正常的銷售規律。按照去年1600多億元的發貨金額計算,存在400億元左右的渠道庫存也是正常的,這占了家電下鄉信息系統中“發貨金額”和“登記銷售金額”近千億差額的一半左右。此外,下鄉家電在流通過程中的降價因素也是造成兩個數據產生差異的原因。因為廠家上報的“發貨金額”通常是按照中標價格計算,而按照規定,廠家和商家可以在實際銷售中實施降價,“登記銷售金額”則是按照商品的實際成交價統計。比如彩電廠家生產的某型號32英寸液晶電視的中標價格為3500元,但在經銷商實際銷售中可能出現成本下降或者促銷等原因的降價,實際以3000元賣給消費者,那么也會造成“登記銷售金額”低于“發貨金額”。
另據了解,由于家電下鄉信息系統的錄入需要一定周期,也可能造成數據差異。根據目前的流程,消費者在購買下鄉家電后,產品送貨到家開箱后可獲得一張信息登記卡,消費者持卡才能申領補貼,銷售數據才會被錄入系統。因此從消費者到經銷商處交款購買電器,到登記申領補貼通常會有20天左右時間,會造成登記銷售金額統計的滯后。
Copyright ©1999-2025 china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