向來是媒體聚焦熱點的Google今日又爆出一條大新聞,谷歌全球副總裁、大中華區(qū)總裁李開復辭職,據(jù)稱其今后可能自主創(chuàng)業(yè)。據(jù)知情人士透露,Google全球副總裁、主管大中華區(qū)銷售業(yè)務的劉允將會接替李開復。實際上,李開復的離職傳聞此前已經(jīng)被傳了n次,這次的的確確被證實了。我們這里不得不去思考,進入了Google的李開復為何不斷陷入離職傳聞,此前是一次又一次地被否認,而今,卻真的要走了呢?
Google在中國的四年
自2005年進入中國,Google在中國已經(jīng)發(fā)展了整整四個年頭。然而,令這家全球第一的搜索公司尷尬的是,它依然還是生活在中國的本土化搜索引擎百度的陰影之下,甚至搞得Google董事長兼首席執(zhí)行官施密特來華都對百度避而不談。
那么就讓我們一起來回顧Google中國這四年來所走過的路:2005年7月李開復加盟,Google開始了在中國的布局,在前期李開復利用自己多年來在國內(nèi)高校積累起的聲望,迅速開展了大規(guī)模的人才招聘和企業(yè)文化建設活動。在這段過程中,李開復與周韶寧、王懷南這“三駕馬車”發(fā)揮了舉足輕重的作用,共同搭建了Google中國的業(yè)務框架,而且在2006年的4月,Google還發(fā)布了其中文名“谷歌”,顯示了其本土化的決心和誠意。然而,在華跨國企業(yè)入華過程中所遇到的與總部的“溝通”問題,也不可避免地發(fā)生在了Google身上,很快周韶寧和王懷南在與總部都產(chǎn)生了較大沖突,據(jù)傳聞周韶寧因為試圖招聘一個女秘書卻被總部否決四次,而王懷南則是因為廣告拍攝方案沒有獲得總部通過。正是因此,王懷南和周韶寧先后都選擇了離開,不過李開復卻有著更多的耐心,為了減少溝通成本,2006年他至少回到美國總部10次,前后加起來約50天,做過不少于5次公開演說。于是,“三駕馬車”中唯一就剩李開復這一駕堅持到了現(xiàn)在。
還沒有從2006年的ICP牌照困擾中解脫出來,Google中國在2007年的4月更出現(xiàn)了一件給其一直試圖保持的“光輝形象”摸黑的事情。由于全盤借鑒了搜狗輸入法的詞庫,引發(fā)了2007年中國互聯(lián)網(wǎng)的一場聲勢浩大的口水戰(zhàn),奧美低劣的危機公關顯然不能給Google挽回顏面,鬧得Google中國最終不得不公開道歉,這家注重顏面的公司在此事上的表現(xiàn)確實讓人汗顏。當然,這一年Google在中國也不是一無所獲,首先它與新浪結為戰(zhàn)略合作伙伴關系,隨后上海研發(fā)中心6月25日正式運營,也受到了各方面的關注和看好,似乎Google已經(jīng)開始擺脫進入初進中國時的莽撞和過于自負的狀態(tài)。
到了2008年,這一年被李開復定位為普及年,這也意味著Google管理層已經(jīng)意識到中國市場大眾文化與精英文化之間的鴻溝太寬,而且有著有意無意的對抗。在中國的市場上,幾乎任何一種商品就必須在大眾和精英中做出選擇。Google此前或許堅持選擇的是后者,如今李開復在壓力下也不得不從戰(zhàn)略上做出某些妥協(xié)。與此同時,08年的Google中國中高層變動也很頻繁,亞洲產(chǎn)品及策略總監(jiān)宓群、商務合作總監(jiān)馬延琨、產(chǎn)品市場總監(jiān)潘茜等在近一段時間都陸續(xù)離職,而這些人都曾經(jīng)跟隨李開復多年。
到了2009年,谷歌所遇到的風波也沒有停息,6月央視曝光谷歌中國存大量淫穢色情信息,這使得谷歌又一次陷入到人們的口誅筆伐之中。據(jù)知情人士透露,實際上李開復這個時候本來就準備離職,只是因為此事耽擱,等如今此事平復下來,終于選擇了離開。
Google在中國的四年,可謂是坎坎坷坷的四年,創(chuàng)業(yè)初期隨著員工數(shù)的膨脹,內(nèi)部管理和創(chuàng)新文化機制沒有很快跟上,因而導致難以推出多少熱門產(chǎn)品,市場份額反而被百度越拉越大。如今,為了改變困局,Google中國也不得不在市場策略方面放棄此前的高端路線,逐漸向低端傾斜。不過,這又讓廣大用戶懷疑,這到底還是不是真正的Google?這也導致很多用戶還是將Google和谷歌看作是兩個公司,Google代表著真正的創(chuàng)新Google,而谷歌只是代表這踏著別人腳印的Google中國。李開復在這樣一種環(huán)境下,一次又一次陷入離職傳聞,并最終選擇今日離開,似乎也顯得不足為奇了。
性格不同的兩個總裁
此次李開復的離職事件中有兩個主角,一個是我們和大學生們都熟悉的李開復“導師”,另一個則是比李開復低調許多的Google全球副總裁劉允。經(jīng)常在媒體和公眾面前拋投露面的李開復和加入谷歌不到兩年的劉允這一次成了“離職門”的兩個關鍵人物。
李開復在加入Google之前,實際上大家對其已經(jīng)非常熟悉,1961年出生于臺灣省的李開復1988年從卡內(nèi)基梅隆大學獲得計算機系博士學位之后,留校任教了兩年,隨后先后在蘋果和SGI工作過一段時間,并最終在1998年7月加盟微軟公司。接著,李開復在1998年11月出任微軟中國研究院(現(xiàn)微軟亞洲研究院)院長并擔任了微軟的全球副總裁,也正是在此之后才被國人所熟悉和追捧。2005年7月李開復卻令人驚訝地閃電加盟Google,擔任Google全球副總裁兼大中華區(qū)總裁一職。
不過,李開復被大眾所熟悉和敬仰不僅僅是因為他作為華人,擔任了微軟全球副總裁這樣高的職務,更在于他的導師形象和與中國大學生建立的良好關系。2000年4月,李開復結束在中國的任職回微軟總部做全球副總裁時突發(fā)沖動,在網(wǎng)上給中國大學生寫了《我的人才觀》及《給中國學生的一封信》。不久之后,這兩篇文章就在互聯(lián)網(wǎng)上和中國高校中廣為流傳,李開復自然而然地成為大學生的精神導師和學習榜樣。隨后,李開復更一發(fā)不可收拾,陸續(xù)在幾年時間里寫了《給中國學生的第二封信》、《給中國學生的第三封信:成功、自信、快樂》、《給中國學生的第四封信:大學四年應是這樣度過》等一系列文章,廣受高校學生的歡迎,因而也就成為了大學校園的常客及媒體追逐的對象。Google選擇李開復來開拓中國市場,也有很大一部分原因是基于此。
與李開復反差比較明顯的是,劉允在媒體和公眾面前露面的機會卻并不太多,為人也較之李開復低調得多。目前僅僅知道他以下一些信息:1983年畢業(yè)于北京師范大學數(shù)學系, 后赴丹麥理工大學深造,獲得電信管理博士學位。曾在日本NTT公司、新加坡電信公司、馬來西亞金獅電信公司、國際航空電信公司及美國FreeMarkets公司擔任要職,并于2002年2月正式加入SK電訊公司,4月初出任SK電訊公司CEO,并同時擔任SK中國副總裁。2008年1月7日,Google宣布任命劉允為全球副總裁,主管大中華區(qū)銷售工作,并常駐北京,負責Google在中國大陸、香港和臺灣的銷售和渠道業(yè)務。劉允在加入Google之前,在媒體上露面就不太多,每年僅僅在新浪、搜狐等門戶上做訪談露面一兩次,到了Google之后更是先用了三個月時間“低頭拉車”,了解客戶和團隊。四個月之后才在“谷歌中小企業(yè)營銷論壇”公開露面,向媒體正式表示Google在華戰(zhàn)略轉向中小企業(yè),首次透露Google在中國要“走向基層”。在去年7月的谷歌品牌營銷論壇上,李開復和劉允兩人卻同時出現(xiàn),在演講交接時還用互相擁抱向大家展示兩人合作的親密無間,劉允甚至還用“漸入佳境”來形容他和李開復的合作。
不過我們還是可以看出,李開復和劉允在性格上是有著明顯的區(qū)別,李開復高調、好為人師,而劉允低調、埋頭做事。Google入華四年之后,雖然也取得了一些成績,但是這個全球搜索老大在中國卻依然被百度遠遠拋在身后,這種表現(xiàn)無論是Google總部還是關注Google的粉絲們,自然都是不能滿意的,因而屢屢傳言李開復離職也就不奇怪了,因為被給予厚望的李開復已經(jīng)來了四年了。這次谷歌中國的重擔要落在劉允身上,恐怕是因為強勢的Google總部覺得谷歌真是需要從“頭”變變了,而在營銷和市場拓展方面頗具實力的劉允自然成了取代李開復的首選。
李開復為何離職
這里我們不禁要問,為什么李開復要離職?那么可以首先來回顧一下自李開復加入Google以來被傳離職的歷史。
在剛剛加入Google不到一年的2006年6月,網(wǎng)上就有傳言稱李開復將要離職。而當時傳言Google創(chuàng)始人發(fā)現(xiàn)在中國的進展出乎意料的緩慢,因而對李開復不滿意。不過旋即這條傳言就被Google發(fā)言人所否認。隨后,李開復也在當年6月16日對這個消息做了回應,稱自己的感受是“很可笑”。后來據(jù)了解,此次離職主要是由于Google創(chuàng)始人布林在接受海外媒體采訪時表示:“將重估中國。” 李開復稱自己和美國總部進行了溝通,這個新聞不是布林的原意,而是媒體的誤讀。李開復解釋說:“布林原意是‘我們在全球各地政策評估中,中國也不例外,Google遇到了一些輿論考驗,但Google在繼續(xù)平衡這樣一件事情。’”至此,李開復第一次離職傳言告一段落。
然而,不到一年后的2007年4月,關于李開復的離職傳言又開始甚囂塵上,這次居然動用了來華訪問的Google CEO施密特來澄清,施密特在面對媒體時稱給李開復的此前工作打18-19分(滿分20分),對其給足了面子,并稱“肯定有人散布不實謠言”。李開復此時對自己被傳離職也異常憤怒,在這期間有次接受媒體采訪時表示,從2006年6月到2007年6月這一年的時間里,自己一共有5次傳言他離職,李開復當時呼吁媒體“對這些谷歌背后的不合理、錯誤的、不公平的謠言做一些調查”。
即便李開復是如此地憤怒,但是關于他的離職傳言依舊沒有停息,到了2008年9月,這條消息又開始卷土重來,不過與以前所不同的是,這次甚至連接替代人選都已經(jīng)選好了,那就是比李開復僅僅少了“大中華區(qū)總裁”這個頭銜的Google全球副總裁劉允。雖然當時這條消息又一次被Google所否認,但是李開復已經(jīng)成為了IT行業(yè)傳言離職最多的高層了。而到今天,李開復離職傳聞終于被證實,而且接替人選就是去年傳聞中的另一位主角劉允,由此看來,很多時候傳言也并非都是“空穴來風”的。
或許,在這里Google中國和李開復不得不去反思三個方面,其一是業(yè)績,其二則是公關,其三是服務。首先,從業(yè)績方面來說,Google入華已經(jīng)四年多時間,據(jù)日前《PCWorld》披露的數(shù)據(jù)顯示,百度和谷歌市場份額之比接近3:1。在四年的時間里,谷歌在中國雖然逐步侵蝕了雅虎的份額,但是與百度相比,還是差距很大,這樣的業(yè)績恐怕對曾經(jīng)有著雄心壯志的Google總部來說是不能滿意的。因而,在業(yè)績方面,Google中國和李開復并沒有交上一份令總部滿意的答卷。
同時,在另一方面Google中國在與中國媒體的溝通方面又存在了不少的問題,這也是其負面頻頻爆出的重要原因之一,Google中國在公關策略上沿襲著精英路線,這和很多外企類似,將企業(yè)公關全全交托給跨國的公關公司,雖然這樣做確實從人力上節(jié)約不少,但是卻會出現(xiàn)一個問題,那就是與媒體的溝通不暢通,也就會存在著許多誤讀,這也間接造成了媒體記者對Google的負面印象,從而也使得其負面報道層出不窮。而當負面報出的時候,谷歌所委托的所謂國際化的公關公司的危機公關又沒有跟上,這也可以從與搜狐的搜狗拼音輸入法“口水戰(zhàn)”以及今年的央視“色情門”事件等案例中可見一斑。實際上,對于這一點,就連李開復自己也承認,他最近對媒體表示谷歌的中文搜索其實是最好的,只是缺少品牌推廣和認知。由此可見,谷歌的公關宣傳及市場推廣上還存在著很大的問題。
最后一個方面,那就是基礎服務沒有受到重視,筆者曾有朋友曾希望在Google上投放廣告,于是便在Google網(wǎng)站上尋找聯(lián)系方式,但是上面只能提交申請,說是注冊后給發(fā)郵件確認。朋友等了兩天沒有郵件,等第三天收到郵件又因為某些原因無法確認,在網(wǎng)站上又找不到電話和客服,因而朋友說:“送錢的事情都不設客服,難怪在中國搞不過百度。”這位朋友的話未免偏頗,但是卻不得不值得Google中國去反思,因為它的很多頁面幾乎是將其英文版直接硬著翻譯了過來,而與其對比明顯的是,百度相關的頁面上服務電話、流程清清楚楚、明明白白,完全符合中國用戶的習慣,也方便水平不高的用戶操作。Google在這一點上是否應該思考一下自己真的走進中國了嗎,真的放下了自己高高在上的姿態(tài)嗎?如果沒有,如果以后還是讓那些沒那么“高端”的用戶難于操作,那么“搞不過百度”那真是出于自身認識和態(tài)度上的原因,無論李開復離不離職,Google或許都該認真想想這一點。
劉允扶正
我們再把目光投向這次離職事件中另外一位重要主角,那就是Google全球副總裁劉允。據(jù)知情人士透露,李開復辭職后,他將暫接谷歌大中華區(qū)總裁一職,執(zhí)掌中國市場。不過,對于谷歌是否會將扶正劉允,還是只臨時在新任總裁上任前的過渡,目前還不清楚。劉允現(xiàn)在的職務雖然是Google全球副總裁,但是他主管大中華區(qū)銷售,負責Google在中國內(nèi)地、香港和臺灣的銷售和渠道,這也讓人從某些程度上想起了已經(jīng)離職的曾與李開復并稱“谷歌大中華區(qū)聯(lián)合總裁”周韶寧,當時他所負責的就是Google關鍵詞廣告銷售、業(yè)務開發(fā)、代理商渠道建設等市場營銷工作。
實際上,Google CEO施密特2007年4月來華時還曾經(jīng)信誓旦旦地表示在未來會堅持一個總裁的任命機制,雖然此前劉允沒有“聯(lián)合總裁”總裁這一頭銜,但是實際上行使的卻是類似于當初周韶寧的權利。那么,施密特豈不是違背了自己的承諾?雖然李開復和劉允此前在公開場合上表現(xiàn)出兩人合作已經(jīng)“漸入佳境”,但是我們也“一山不容二虎”的道理。李開復四年來的成績未必真的可以讓施密特還有佩奇和布林等滿意,因此,自劉允加盟谷歌以來,就一直被猜測將是李開復的人選,而今天看來,這種猜測還真不是“捕風捉影”。
與在臺灣出生、求學美國的李開復不同,劉允是一直在國內(nèi)就讀大學,并在高校執(zhí)教后出國,隨后才在美國FreeMarkets公司及新加坡電信公司擔任高管,后供職于SK電訊,任中國區(qū)首席執(zhí)行官及總裁。在其領導下,SK電訊在中國獲得了長足發(fā)展。可以看出,劉允比李開復要更加“本土化”一些。Google總部選中了劉允,也意味著中國市場的期望越來越高,雖然劉允在接受采訪時表示:“我們已經(jīng)進入中國四年了,現(xiàn)在有幾百名員工,現(xiàn)在如果再談本地化的問題,或者還有多大差距,已經(jīng)過時了。”但是在中國建了大樓,有幾百名中國籍的員工,并不意味著Google就是一家中國的公司了,Google只有做到真的符合中國用戶的習慣才能稱得上是真的“中國化”了。然而,這種或許可以稱之為“同化”的過程將會是漫長的,跨國企業(yè)有很多都沒有邁過這一關,劉允之前的周韶寧和王懷南據(jù)說就是因為跟總部的溝通不暢而“拂袖而去”的,而李開復此次離職,也有不少人猜測他是因為既要面對強勢的谷歌總部,還要面對谷歌在中國的本土化挑戰(zhàn),處于兩難境地,因而不得不“掛印”離去,不知道劉允將來是否也會遇到類似的問題?
資深互聯(lián)網(wǎng)分析師呂本富此前在接受媒體采訪時表示:“過去的幾年,Google中國的表現(xiàn)更像一個研究院,這必然承受了總部給予的巨大壓力,Google中國的高層出現(xiàn)大的震蕩很正常。”而呂本富所說的這個研究院的導師就是李開復,如今四年過去了,這個研究院已然建立了起來,但是李開復卻離去了。不過,“花開花落,云卷云舒”,作為一位職業(yè)經(jīng)理人,很多事情都是由不得自己,即使有著大名的李開復也不能例外,因為在其之前也還有著王志東等悲情英雄。但是,無論李開復是去是留,劉允能否順利接替正位,Google中國都還有許多事情要想、要做。
總結
Google中國已經(jīng)四歲了,對于互聯(lián)網(wǎng)公司來說,已經(jīng)不再是個幼兒,在紛繁詭異的互聯(lián)網(wǎng)江湖中,四年時間可以讓一個無名之輩一躍成為江湖上人人敬仰的大俠,也可以讓一位曾經(jīng)赫赫有名的大俠頓時成為人人鄙視的棄兒。在邁向中國的“財富之路”上,橫著eBay和雅虎等已經(jīng)倒下的虛弱身軀,不知道Google是否能有體力和毅力堅持到最后,并最終分得那一大塊香甜的蛋糕呢?
李開復離職傳聞今天終于被官方所證實,他也將邁向新的職業(yè)生涯。對于我們這些人來說,對李開復這樣真誠的“導師”,無論將來他何去何從,都應該懷有一個尊敬感激的心,而對Google中國,我們更要懷著一顆關愛的心,因為沒有寬容和理解的澆灌,脆弱的幼苗就不可能長成參天大樹,更何況這顆幼苗是從那么優(yōu)秀的種子中萌發(fā)的。
Copyright ©1999-2024 china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