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寨手機”對于很多人來說,它就是性價比的代名詞——可以在第一時間擁有一部諾基亞最新上市的智能手機精仿版,卻只需花費水貨價格的五分之一。不過一旦使用,就會發現電話費比平常要多,這就是山寨手機的“扣費陷阱”。
這個“扣費陷阱”用行話來說就是“暗扣”,主要形式是山寨手機廠商跟SP聯合,在手機里內置收費軟件,在用戶不知情的情況下,強制性地扣除話費。通信觀察家付亮告訴本報記者:“這甚至成了山寨手機最大的一塊利潤。”
有專家稱,中國的手機持有量已超過7億部,其中30%為山寨手機,“暗扣”每月的“產值”超過10億。當“手機掃黃”已初具成效時,“暗扣”卻依然在損害著消費者的利益。
據記者了解,目前并沒有專門部門去管理山寨手機,相關部門也對山寨市場“睜一只眼閉一只眼”。
“暗扣”防不勝防
記者走訪了北京中關村和公主墳的多家手機賣場,發現山寨機市場甚至大過行貨機和水貨機市場之和。不僅款式多,而且價格低得離譜。
在一家店鋪,記者發現一款諾基亞N95的山寨機只需400元。僅從外觀上幾乎無法識別真偽。仔細辨認后,才從標志上看出了名堂:“NOKIA”變成了“NOKLA”,僅一個字母之差。
記者啟動這款山寨諾基亞N95之后,發現里面的內容相當“豐富”,包括娛樂快報、股票在線交易、美女猜拳等。點擊“娛樂快報”,記者立刻收到信息提示,內容是“查詢1元/條,不含通訊費。”記者隨即撥打了中國移動客服,被告知已經扣費。
該店主告訴記者,絕大部分山寨手機都是這樣,甚至部分品牌手機也會出現“暗扣”。很多消費者來店里反映情況,但因為山寨機并沒有售后服務,所以銷售方也毫無辦法。
在其他店鋪,記者還發現一些觸屏式的智能機,因為識別技術不過關,很容易點錯,結果就會造成不必要的扣費。還有些手機,某個功能鍵直接連接收費軟件,點擊后,手機會自動連接SP,并進行扣費。有店主告訴記者:“甚至有些手機不開機都會扣費。”
“微收費”抬高維權成本
在山寨手機的發源地深圳,據不完全統計已經有超過3000家的山寨手機制造商,而內置軟件商也將近1000家。有媒體稱,深圳已經形成了一條億元級的“暗扣”產業鏈。
李華(化名)曾服務于一家山寨手機廠家,他告訴本報記者,隨著聯發科手機芯片的問世,手機的成本已經降到很低。經營一條手機生產線只需要20萬元左右的啟動資金,但競爭對手太多,導致利潤攤薄,選擇與SP聯合也是唯一出路。
“只要擁有5萬臺左右的銷售量,每個用戶每個月扣5塊錢,三個月后就開始掙錢。”小王表示,山寨廠商多采取“微收費”的方式,大部分消費者都沒有覺察,這也是“暗扣”能夠蔓延的主要原因。
有專家表示,缺乏專門的法律依據和監管部門,再加上消費者利益損失很小,使得維權成本相對較高。而山寨機廠商正是抓住了這種消費心理,專門游走于“灰色地帶”。
付亮則認為,近期圍繞移動互聯網出現的各種問題,暴露出了產業鏈各個環節之間的“錯位”。對于山寨手機,到底該持什么態度,還需要各方作進一步探討。
“掃黃”催生山寨機分化
三大運營商暫停對WAP計費究竟對手機廠商有什么影響。
朵唯媒介主管陳穎紅、天宇朗訊市場部負責人袁迪、奧克斯手機推廣部副經理趙旭均表示,對于山寨手機影響會很大,對于品牌機的影響可以忽略不計。
有媒體稱,現在的山寨機市場開始逐漸分化。部分勢力較強的通過品牌再造和提升,脫離了山寨機行列;而大部分山寨機生存環境依然惡劣,經過“掃黃”后,肯定會有大批廠商退市。
山寨文化一直備受爭論,它復制品牌的行為被認為是一種剽竊,但同時它確實推動了國內的手機產業和通信產業。面對著“掃黃”掃出的“分水嶺”,山寨手機有些茫然。
BDA通信分析師單超表示,廣大擁躉還是會購買山寨機,只是山寨機應該凈化盈利模式,尋求新的出路。
Copyright ©1999-2024 china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