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直以來掣肘太陽能產業發展的多晶硅原料瓶頸或許將在兩年后被打破。瑞銀集團能源分析師陳金崇昨天在上海表示,到2010年,全球多晶硅產能將達到目前的三倍,而中國在太陽能領域將成為全球的一個領導者。
“當前太陽能產業發展主要受到多晶硅高成本的制約。但我們預計,到2010年,全球多晶硅的產能將達到現在的三倍。”陳金崇說。
值得注意的是,這部分新增產能中有相當一塊來自中國。陳金崇在接受上海證券報記者提問時表示,“我們預計在三年左右時間內,中國將會建立起大規模的多晶硅生產工廠,使用的是改良西門子技術。這樣一來,多晶硅生產成本將會下降到當前市場上那些領先廠商的水平。屆時,中國在太陽能領域也將成為全球的一個領導者。”
但他同時認為,多晶硅產能供應達到目前的三倍并不表示瓶頸就一定會突破。“這還要取決于市場需求。因為光伏市場的需求彈性還是非常大的,有可能隨著價格的下跌,會產生新增的需求。”
不過,國內光伏業領軍人物、尚德電力董事長施正榮此前曾公開表示,中國不是適合制造多晶硅的國家,因為電費太貴,生產多晶硅不符合科學發展觀。在他看來,投資多晶硅應該去加拿大、美國、澳大利亞等電費相對便宜的國家。
中國科學院院士簡水生同樣曾撰文指出,目前生產多晶硅的企業一般都采用改良的西門子法。使用該方法,1千瓦的太陽能電池約需10公斤的多晶硅,需要消耗電能5800~6000度,耗電量十分巨大。即使電池能夠穩定使用20年,太陽能電池的電能再生比也不到8,水平較低。
但業內也有人對此有異議。去年開始啟動萬噸級多晶硅料項目的江西賽維董事長彭小峰此前在接受上海證券報記者采訪時表示,他們所采用的技術不用耗這么多電。他們的短期目標是把光伏發電的成本做到比風能更便宜。
而談到成本問題,陳金崇指出,其實在一些光能充足的地區,太陽能發電成本和傳統電廠相比已非常有競爭力了。
據他介紹,太陽能電池的制造成本已經與傳統電廠峰值時候的成本很接近。“而且太陽能電池的成本隨著裝機容量翻倍,還會下降20%。而根據歷史經驗,每年成本還可實現下降5%。”
日前發布的《中國新能源產業年度報告2007》顯示,目前中國已建和在建的多晶硅計劃產能高達63560噸,到2008年大約可以形成1.8萬噸多晶硅年生產能力。
圖片報道 | 更多>>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