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eb1.0時期成長起來的網站,已經建立了穩定的盈利模式,而Web 2.0則代表著新人氣的聚集。這兩者的結合,就意味著,還沒有找到穩定盈利道路的Web 2.0網站有機會借助Web1.0賺錢的傳統模式打下基礎,而Web1.0的網站則可以依靠Web 2.0的新鮮感吸引更多眼球。無論是1.0還是2.0,盈利是最根本的標準。目前看來,這也是中國的Web 2.0是否已經成長起來的惟一標準
昨天大家還在就Web2.0侃侃而談,今天就已經開始高談闊論Web3.0了。似乎誰還要糾纏于Web2.0的概念,就顯得落伍。必須承認,即使是在發展相對滯后的中國互聯網界,Web2.0也早已不是一個新鮮的概念。對于年輕一代來說,Web2.0的相關應用逐漸滲透進網絡日常使用中,甚至開始影響一部分人的生活方式。在記者的身邊,不少同事每天都會在視頻、SNS等形式的網站上消耗大量時間。
然而,問題是,全球乃至中國的Web2.0發展真的已經成熟了嗎?互聯網走到了迎接Web3.0的恰當時機了嗎?
對于Web3.0,互聯網業內有人開玩笑:“Web3.0,就是替代Web2.0,再被Web4.0替代。”事情顯然不會這么簡單。Web1.0沒有退出互聯網生活,Web2.0自然也不會。更何況,中國的Web2.0發展還有很多問題沒有解決。
Web3.0,不會是一個替代者或者一個被替代者,而應該是互聯網發展過程中又一個承前啟后的集大成者。
2.0受困“盈利門”
Web2.0的出現,得到掌聲歡呼聲無數。以最先發展的美國為例,Youtube、維基百科和Myspace讓所有人看到了Web2.0的力量和美好前景。然而,并非所有人都持積極態度。
回想當初Web2.0幾大網站初露鋒芒,比爾·蓋茨就發表了一番消極言論。他說:“所有這些名詞都有點趕時髦和感情用事的意味,什么是Web1.0,什么是Web2.0,你知道,現在網上已經有了上百個像Youtube那樣的網站。”
無論比爾·蓋茨這番話是在什么情景下說的,是否有過于情緒化的成分,至少有一點可以肯定,Youtube容易被成堆復制。目前看來,Youtube的各種變形已經在中國以視頻網站的形式發展起來。在今年監管層抬高進入門檻、行業競爭更加激烈以前,幾百個類似Youtube的網站如雨后春筍般出現在中國的互聯網上。
比爾·蓋茨的話言猶在耳,無論是Youtube還是Myspace,最終都沒有逃脫被收購的命運。而在中國,視頻網站經歷了今年的“牌照門”之后,雖然總體數量大大減少,并形成了行業領先者,但是,這些領先者都還沒有達到穩定盈利的階段,仍然存在變數。
在談及Web2.0時,有評論家直言,Web2.0不過是互聯網公司制造的一個用以騙取風險投資的新概念,它的最后結局只能是又一堆泡沫。面對這個過激言論,中國Web2.0確實還沒有足以拿得出的成績來反駁。
網絡無界限
比爾·蓋茨的那番消極言論中,清楚地表達出一個觀點,在他看來,所謂的Web2.0乃至Web3.0的分割實際上是不存在的。在很大程度上,互聯網就是互聯網,而不是由哪一個時髦的新名詞來界定的。
雖然業內未必承認他的看法,但是,在中國的互聯網界,已經有不少人在嘗試融合Web1.0和Web2.0。就視頻網站而言,中國的視頻行業內部產生了兩種趨勢,一種是沿襲Youtube用戶視頻博客屬性的發展方向,另一種則是走視頻門戶道路。作為第二條路的代表之一,酷6網CEO李善友接受記者采訪時就表示,他就是要以Web2.0的形式做Web1.0的內容。當越來越多的視頻網站開始打出“門戶”牌,視頻這個最具Web2.0特色的形式,卻在回歸那看似過時的舊潮流。
實際上,除了Web2.0的產物在回歸Web1.0外,Web1.0也在追求形式上與Web2.0接軌。當搜狐、騰訊打著社區為基礎的旗號做大門戶網站時,就注定了社區這個Web2.0概念將在未來越來越多地應用到Web1.0時代誕生的網絡產品中。
究竟是什么促成了Web1.0和Web2.0相互之間的融合?
其實答案很簡單——賺錢是根本。
Web1.0時期成長起來的網站,已經建立了穩定的盈利模式,而Web 2.0則代表著新人氣的聚集。這兩者的結合,就意味著,還沒有找到穩定盈利道路的Web 2.0網站有機會借助Web1.0賺錢的傳統模式打下基礎,而Web1.0的網站則可以依靠Web 2.0的新鮮感吸引更多眼球。無論是1.0還是2.0,盈利是最根本的標準。目前看來,這也是中國的Web 2.0是否已經成長起來的惟一標準。(劉洋)
圖片報道 | 更多>>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