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產品牌家電企業不止在一、二線市場丟失“陣地”,而且連所謂的三、四級優勢市場都已被外資品牌蠶食。
國產品牌彩電廠家正進入一個尷尬的境地,此前曾自詡的“農村包圍城市”、“國產品牌優勢在三、四級市場”的論調正在被逐個擊破。國產品牌家電企業不止在一、二線市場丟失“陣地”,而且連所謂的三、四級優勢市場都已被外資品牌蠶食。
昨日,國家信息中心最新發布的“2008年上半年國內重點城市平板電視市場分析報告”顯示,根據對覆蓋中國1~4級市場的375個重點城市零售市場監測數據,液晶電視目前已經成為銷售比例最大的彩電產品,而今年上半年國產品牌液晶電視的整體市場份額卻同比出現大幅下降,外資品牌市場份額則出現很大提升。
三星電子中國總部彩電產品營銷部長李明旭表示,這是由于液晶電視消費熱潮從一、二級市場大規模蔓延至三、四級市場,使三、四級市場容量大大增加,外資品牌的各項優勢從而得以明顯體現。
報告也顯示,外資品牌液晶電視在三級市場的整體銷售量占有率,從去年上半年的36.11%上升至今年上半年的51.91%;在四級市場也從去年上半年的31.71%上升至今年上半年的46.97%。
銷量排行前10名的液晶電視品牌中,國產品牌的銷售量、銷售額占有率同比出現明顯萎縮,所占比例僅為30.93%和24.86%,創有史以來新低;今年上半年國產品牌與進口品牌的銷售量、銷售額占有率之差達到23.86%和40.01%,國產品牌的落后勢頭愈發明顯。
國家信息中心市場信息處處長蔡瑩向《第一財經日報》表示,在價格戰初期,國產品牌并沒有意識到這是外資品牌集體擴大市場份額的市場戰略,有些國產品牌甚至認為外資品牌最多能在一、二級市場取得一些成績,三、四級和農村市場依舊會掌握在國產品牌手中,但國產品牌忽略了兩個問題:一是國內消費者一步到位和品牌價值相互攀比心態不會因為城市大小而呈現很大差別,那種寄希望利用三、四級市場優勢,采用“農村包圍城市”方式阻擊外資品牌的想法有些脫離實際;二是隨著連鎖渠道的發展,更多的三、四級市場包括許多縣級市都是連鎖企業的發展目標,外資品牌只要調整好同渠道的關系,三、四級市場同樣也會順利成為他們的目標市場。
出于市場戰略考慮,外資品牌在1~4級市場的整體降價幅度要高于平均降價水平。蔡瑩表示,外資液晶電視品牌在今年上半年最具增長潛力的46英寸、47英寸、52英寸規格段刻意提高價格調整幅度,分別每臺降價比平均下降水平高1800元、4090元和3386元,盡管因此有些外資液晶電視品牌自身也在虧損,但降幅依然不減。
由于今年上半年液晶面板的價格基本保持不變,因而生產成本基本無法降低,價格戰的最終結果就是生產企業利潤的一再攤薄或虧損,只是境遇不同:有液晶屏生產能力的外資品牌用面板的贏利彌補整機領域的虧損;大型國際品牌將其視為開拓中國市場的代價計入成本。“而無產業鏈和強大資本優勢的國產品牌企業只能面對利潤大量流失,寄望假以時日,東山再起。”蔡瑩表示。
創維集團中國區域營銷總部總經理劉棠枝向記者承認,外資品牌上半年的降價幅度確實高于國產品牌,也搶走了國產品牌一定市場份額,不過,這樣也損害了外資品牌的形象和檔次。對于創維來說,會在“價格戰”與“市場份額”中尋求一個平衡點,不會超出企業的承受能力去降價。(梁振鵬)
圖片報道 | 更多>>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