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新社北京九月二十四日電 (記者 孫自法)官方最新完成的中國科技實力研究表明,中共十六大以來,中國科技實力大幅提升,具體表現為科技創新能力穩步提升、部分領域進入世界前列,整體上與國際先進水平差距進一步縮小,對世界科技發展的影響迅速提高,科技為經濟社會發展和國家安全提供強有力支撐,科技發展的基礎條件和環境日益改善。
中國科學技術部二十四日下午專門舉行媒體吹風會,該部調研室主任胥和平用一組數據來展示中國科技的“家底”:目前,中國科技人力資源總量約為三千五百萬人,世界第一;去年中國研發人員總量為一百四十二萬人/年,世界第二,中國已成為名副其實的科技人力資源大國。
中國創造和發展知識產權水平大幅提高,現已建起較完備的知識產權保護體系,近年來國內發明專利年申請量連續三年超過國外申請量,去年中國發明專利申請量居世界第四位。
基礎研究領域,中國國際論文總數世界排名已由一九九一年十五位上升至目前第四位,在三大國際檢索系統論文總數中占百分之七。中國在前沿技術領域突破一批核心技術,取得大量自主知識產權。
中國科技投入規模不斷增長,投入強度持續提高,已成為全球研發投入的一支重要力量。去年,全社會科技支出經費總額四千五百億元人民幣,全社會研發支出總額三千零三點一億元人民幣,居世界第五位,研發投入強度占到GDP的百分之一點四二。
中國高技術產業規模在世界范圍內已處于較高水平,高技術產業總產值目前達到三萬四千多億元人民幣,高技術產品出口勢頭良好,去年進出口總額逾五千億美元。
科技支撐能力明顯提高,產業技術創新取得多方面突破,使中國用全球百分之七的耕地養活全球百分之二十二的人口,同時,人口與醫療衛生科技進步極大提高了中國人的健康水平。
中國已與一百五十二個國家和地區建立科技合作關系,與其中一百個國家簽定政府間合作協定,參與國際熱核聚變實驗反應堆、伽利略全球衛星導航等國際大科學、大工程計劃,還參加約三百五十個國際科技組織,并有兩百零六位中國科學家在國際科技組織中出任各級領導職位,一個全方位、多層次、廣領域、高水平的國際科技合作格局已經形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