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直因“不知道合不合法”而頗顯尷尬的互聯網電視看來有望 “守得云開見月明”了。
上周,有消息人士告訴《每日經濟新聞》記者,工信部和廣電總局已經就互聯網電視問題開始了正面協商,并初步達成了放寬限制的共識。
這種在電視機中集成網絡應用模塊,插上網線就能看視頻、查股票或是搜新聞的應用頗吸引眼球,但除了資質和版權因素的制約外,其仍未成型的商業模式被認為是互聯網電視發展的一大軟肋。
艱難的“開閘”路
早在2008年末、2009年初,互聯網電視便現身市場,但其“合法身份”一直都處于“難產”狀態,資質與版權問題,成為彩電制造商推廣互聯網電視的兩大桎梏。
今年8月14日,廣電總局下發相關通知,要求廠商在通過互聯網連接電視機或機頂盒等電子產品,向電視機終端用戶提供視聽節目服務時,應當取得“以電視機為接收終端的視聽節目集成運營服務”的《信息網絡傳播視聽節目許可證》。
8月17日,影視數字發行商優朋普樂宣布由于TCL互聯網電視未經許可播放了由其代理版權的電影,在北京市地方法院起訴惠州TCL集團。
12月初,廣電總局在大力整頓BT影視網站時進一步表態,廣電總局查處違規視聽網站將不局限于BT下載類網站。業內認為,互聯網電視可能遭受內容方面的“釜底抽薪”。
但互聯網電視收獲的并不是只有壞消息。8月21日,工信部旗下的中國電子視像行業協會向廣電總局遞交了力挺互聯網電視的建議書;10月,中國電子視像行業協會牽頭開始制訂我國互聯網電視行業標準;11月,互聯網電視行業標準進入立項公示階段,有望于明年出臺;12月17日,廣電總局與工信部首次就互聯網電視召開了溝通會,初步達成了對互聯網電視放寬限制的共識。
據中國電子視像協會秘書長白為民透露,國務院有關部門對工信部和廣電部門的意見正在協調,將會出臺一個文件。這一文件何時出臺尚不得而知,但這一信息至少帶來了向好的希望。
光明的前途
隨著“開閘”曙光的出現,國內彩電廠家紛紛摩拳擦掌。康佳立即推出了一款互聯網電視,并聲稱互聯網電視的銷售在明年將占到其總銷量的60%。TCL也再度加碼,宣布爭取在春節前,推出19英寸至24英寸的互聯網電視新品。此外,TCL還高調宣布將停產40英寸以上非互聯網電視,長虹也宣稱明年將停產32英寸及以上的非互聯網電視。
有業內人士認為,幾大廠商高調宣布在主流尺寸產品線上停產非互聯網電視產品,一來是宣示信心,二來則是強力推進這一概念的普及。
事實上,廠商的強硬還與彩電行業近年來艱難的發展現狀有關,它們亟須一個新的盈利手段來挽救目前尷尬的業績。
中國電子視像行業協會數據顯示,2008年中國彩電行業的產值超過1200億元,但是行業的盈利不超過80億元。“利潤已經比刀鋒還要薄。”海爾集團CEO張瑞敏的這句名言已成為整個國內彩電行業的共識。
在這種情況下,工信部也對互聯網電視終端的推進予以了高調鼓勵。工信部電子信息司司長肖華表示,互聯網電視是符合中國國情的創新產品,適合中國消費環境,為中國彩電企業贏得市場提供了非常重要的競爭手段。
奧維咨詢的監測顯示,2009年三季度,中國彩電市場廣義的互聯網電視(即不僅具有網絡接口,還包含了一切具有流媒體播放和內容增值功能的彩電)產品的市場零售比重已經超過整體液晶電視的20%,預計2010年互聯網電視銷量的增幅將超過50%,銷量比重將會達到35%以上。
曲折的道路
據了解,目前市場上銷售的互聯網電視的價格比同尺寸普通平板電視貴一兩千元,這使得這類產品離最終用戶還有一點距離——奧維的調查顯示,對互聯網電視感興趣的用戶只愿意為此多付出300元。
除價格因素之外,互聯網電視目前存在的諸多應用限制,也凸顯出這一新興事物的“稚嫩”。
從功能上看,目前多數廠家的互聯網電視產品應用還多局限在在線觀看電影、下載視頻、在線看新聞、獲取天氣預報等幾大模塊上,而且其用戶界面的友好程度也尚顯不足。同時,出于版權方面的考慮,目前互聯網電視只能在有限的預設內容中點播。
對此,家電業觀察人士劉步塵告訴《每日經濟新聞》記者,目前的互聯網電視仍然只是 “多了一個功能選擇而已,本身并不具備真正的互聯網屬性”。他認為,數字化基礎上的高清晰化才是彩電未來必然的發展趨勢,彩電的網絡化有著很多其他的替代方案,并非只有彩電自身集成網絡設備這一條選擇。
某家電連鎖巨頭上海區域負責人對記者表示,雖然現在搭載互聯網電視功能的終端數量已經頗多,但他們并無意對此投入太大精力。“眼下消費者對此的關注度并不夠高,我們推的重點自然也不在此。”該負責人說。
Copyright ©1999-2024 china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