傳播隱蔽,危害不小難以監管
2009年歲末,公安部等九部委聯合決定,在全國范圍內開展為期半年的手機掃黃行動,全社會參與,力度空前。今年2月2日,最高檢、最高法再度聯合公布了《關于辦理利用互聯網、移動通訊終端、聲訊臺制作、復制、出版、販賣、傳播淫穢電子信息刑事案件具體應用法律若干問題的解釋(二)》,為公安機關、檢察機關處理案件提供了明確的法律依據和法律武器。然而,監管漏洞依然存在,網絡傳黃受到遏制的同時,線下傳黃卻異常活躍起來,大有取代網絡成為黃毒泛濫主要途徑的趨勢。
由于淫穢短片可以很容易地在手機與手機之間傳播,這讓淫穢色情信息的傳播范圍可以無限擴大,其危害難以估量。人們最擔心的還是它對青少年的危害。我國目前手機用戶已經躍居世界第一,將近7.4億,其中廣大青少年是手機用戶的主流人群之一。在查處過程中,蘭州市文化執法部門和警方發現,有很多通訊店就設在中小學周邊,他們主要的服務對象也正是這里的學生。蔡某說,現在學生也在采用手機傳黃的方式獲取淫穢色情信息。
雖然危害很大,但是由于這種傳播方式很隱蔽,給執法打擊帶來了很大的難度。
首先是監控難。利用手機內存卡傳播黃色淫穢內容大多是個人行為,以牟利或“愛好”為目的。淫穢短片可以很容易地通過手機與手機之間傳播,過程隱蔽,通過網絡監管很難奏效。
其次是取證難。執法人員很難在店主為顧客下載淫穢信息的過程中當場查獲,且事后追查的話,一旦淫穢內容被轉移或刪除,難以找到證據,所以犯罪現場取證困難。
第三是處理難。由于沒有相關的具有針對性的法律法規可供參照,2009年蘭州市查處的5起手機色情線下傳播案件,大部分只能以治安案件處理,而無法以刑事案件立案。查處力度明顯不夠使得傳黃店家有恃無恐,也就出現了上文中提到的傳黃手機店的“死灰復燃”。
要想真正封殺手機傳黃,還要依靠全國自上而下的協同努力。
追根溯源,根治并非一日之功
黃毒的傳播具有深刻的社會根源,可以說,在當前貧富矛盾加劇,人民精神生活相對匱乏的情況下,要徹底根治“黃禍”并不容易,最終勢必演變成一場曠日持久的拉鋸戰。要想從根本上遏制其蔓延之勢,需要建立以法律為基石,技術為武器,群眾為主力的治黃體系。
一是立法要跟進。從目前手機傳黃只能作為治安案件處理可以看出,監管法規尚有真空,監管力度與行為后果不能對等。因此堵黃之舉首先需要明確其行為的法律責任,同時加強法律知識宣傳,使涉黃人員了解其行為的嚴重后果以及所要負擔的相應責任。
二是技術要攻關。手機傳黃是網絡傳黃的延伸,要從根本上堵住黃毒傳入的途徑,必須依靠技術攻關,堵住境外傳入的途徑,逐步肅清國內網絡環境。
三是要依靠群眾監督。由于利用手機內存卡傳黃具有極強的隱蔽性,處在網絡監管與社會監管之間的灰色地帶,監管體系很難直接實施有效的監管措施。當前,依靠群眾的舉報監督成為查處此類事件最主要的手段。因此,打擊手機內存卡傳黃,更需要廣大群眾的監督,一旦發現線索及時向執法部門舉報,這樣才能更加有效地打擊那些不良商家,切斷傳播的主要渠道。
四是要豐富群眾的業余生活,為青少年提供規范的性教育。需求催生市場,手機傳黃的主要對象是外地民工和青少年,這兩個主體又體現了不同的需求。外地民工在外打工,往往感到孤獨寂寞,而作為低收入人群,只能依靠看淫穢視頻來釋放壓力。青少年則更多的是出于對性的好奇而觀看淫穢視頻。他們尚未樹立正確的性愛觀,缺乏正規性教育的引導,在面對生理需求時,只能訴諸于這樣一種“非常”途徑。而大量淫穢、歪曲性愛觀的黃毒正是鉆了這樣的空子得以大量傳播。
要想從源頭上治理黃毒,我們需要的是大量良性的文化作品和正規、生動的性教育。填充業余生活的真空,搶占精神文明陣地的制高點,對青少年的性愛觀進行正確引導,如此,方能使黃毒治理落到實處,不給黃毒以“野火燒不盡,春風吹又生”的機會。
Copyright ©1999-2024 china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