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ns id="aazt7"><big id="aazt7"><button id="aazt7"></button></big></ins>
        <sub id="aazt7"></sub>
        <b id="aazt7"><tr id="aazt7"><var id="aazt7"></var></tr></b>
      1. <video id="aazt7"><input id="aazt7"></input></video>
      2. 兒童就醫“分級診療”難在哪?

        兒童就醫“分級診療”難在哪?

        2025年03月15日 08:54 來源:工人日報
        大字體
        小字體

          一邊是“金字塔尖”兒科醫院“一號難求”,一邊是一些基層醫院遭冷遇

          兒童就醫“分級診療”難在哪?

          《工人日報》記者 蘭德華

          閱讀提示

          兒童就醫難、兒科醫生荒等問題,是困擾兒童醫療服務供給的“頑疾”。“金字塔尖”兒童專科醫院、兒科“一號難求”,醫生超負荷工作,一些基層醫院卻遭冷遇。兒童就醫“分級診療”真正落地,任重道遠。

          今年全國兩會期間,國家衛生健康委主任雷海潮表示,要通過優化公立醫院薪酬制度改革等方式,補足醫院包括兒科在內的多個短板弱項專業的發展,壯大和改善醫務服務隊伍。

          長期以來,兒童就醫難、兒科醫生荒等問題,是困擾兒童醫療服務供給的“頑疾”。從全國層面看,近年來我國兒科醫療資源不斷增加,醫療服務能力大幅提升。據國家衛健委統計,目前全國兒童醫院達162家,設有兒科的公立綜合醫院近4400家,每千名兒童兒科執業醫師從2015年的0.49名增加到2023年的1.02名。

          但不可否認,兒童醫療服務供需矛盾依然存在,特別是每到兒童季節性疾病高發期,這一問題尤為突出。一方面,掌握優質醫療資源的“金字塔尖”兒童專科醫院、兒科“一號難求”,醫生超負荷工作;另一方面,一些基層醫院卻遭冷遇。兒童就醫“分級診療”真正落地,任重道遠。

          有的兒科醫生超負荷工作

          “當天大概接診了20多位患兒。”2月末的一天,首都兒科研究所附屬兒童醫院(以下簡稱首都兒研所)呼吸內科副主任醫師李正莉難得“輕松”了一日。下班后稍做休息,她就開始準備晚上的學術交流視頻會議。

          李正莉的普通門診號平均每天70個,高峰時段每天能看80個病人,門診量月均達1200人到1300人。“春節那個月病人最少,門診量也有900多人。”

          作為三甲兒童醫院的兒科醫生,李正莉和同事們幾乎是超負荷工作。每周除了有5到6個工作日的日常門診,還要上夜班,以及“經常支援急診夜班”。

          “兒童呼吸科全年沒有‘淡季’。”李正莉告訴記者,她所在的科室,幾乎是首都兒研所最忙的科室之一。“不僅門診醫生忙,病房醫生更是24小時手機開機待命。”

          同在首都兒研所工作的武玉睿是胸部及腫瘤外科主任,他每天主刀多場外科手術,工作同樣繁忙且充滿壓力與挑戰。“這臺是個小手術,后面還有一臺腎腫瘤手術。”武玉睿在兩臺手術間隙,接受了《工人日報》記者采訪。他說,時間最長的一臺手術用了22個小時。

          “手術難度不能用時長來衡量,還要看復雜度。有的手術可能只有兩三個小時,但過程復雜、技術要求高,還要應對各種突發狀況。”武玉睿說。

          多因素導致兒科醫生短缺

          兒科醫生短缺是兒童醫療服務供給面臨的普遍問題。據國家衛健委數據,全國兒科醫師數量雖然從2015年的11萬人增加到2024年的20.58萬人,增長了74.4%,但仍存在較大缺口。

          武玉睿到北京工作前,曾在山東省濟南市兒童醫院工作多年。1994年大學就讀于青島醫科大學前身——青島醫學院的他,曾是該學院最后一屆本科兒科專業的醫學生。1999年,教育部調整《普通高等學校本科專業目錄》,取消兒科學專業,全國多數醫學院都是到研究生階段才細分兒科專業。

          隨著兒科醫生緊缺日益受到社會廣泛關注,2016年,我國兒科本科專業停招17年后,多所高校恢復了兒科學本科專業招生。

          “兒科醫生診療工作難度大、工作壓力大、收入相對低,導致職業吸引力不足,兒科醫生的培養和招聘難度也較大。”在李正莉醫生看來,兒科醫生工作現狀中的幾個“難”,是影響兒科醫生人才培育與招聘的重要因素。

          “兒童不是成人的縮小版,兒科也不是內科的簡化。”李正莉說,“兒童疾病譜比成人廣,有些疾病是兒童獨有,有些成人疾病兒童也會得。”此外,兒童處于生長發育的動態過程,許多指標和用藥有別于成人,這都增加了兒童疾病的診療難度。

          診斷難之外,還有溝通難、檢查難。兒童與成人不同,特別是嬰幼兒,無法用語言清楚地表達自己的癥狀。“此外,還有用藥難。”李正莉說,“國內包括國際,兒科用藥存在缺口,很多適癥藥寫了成人用法與用量,兒童則‘酌情減、慎用、遵照醫囑’,增加了兒童用藥的難度”。

          推動基層醫療機構提升兒科診療能力

          為補齊兒科服務短板,國家衛健委提出2025年將“全國二、三級公立綜合醫院均提供兒科服務”納入為民服務的實事項目。

          李正莉說,理想的狀態是“分級診療”。“感冒發燒等兒童常見病,由基層醫院承擔,緩解分流壓力;三甲兒童醫院則集中精力突破疑難雜癥。”

          連日來,記者走訪了北京各兒童專科醫院及部分三甲綜合醫院兒科,很多患兒來自北京周圍省份和地區。除了部分重癥患兒外,就診患者中,普通感冒及病毒感冒發燒等患兒也不在少數。

          武玉睿表示,擺在面前的一個最現實的問題是患兒家屬對基層醫院的信任問題。不過,國家衛健委已采取多項措施,如推動基層醫療機構提升兒科診療能力;通過互聯網醫療平臺和遠程醫療服務,部分鄉村地區的兒童醫療服務更加便捷;“分級診療”制度逐漸落實。

          “基層兒科在提升診療水平的同時,還要規范診療過程等。”曾到北京周邊某省一縣醫院兒科支援的李正莉說。她還建議,加強全科醫生的兒科培訓。“社區醫院醫生多數是全科醫生,有必要增加其到兒童專科醫院培訓的機會。”

          北京社科院副研究員王鵬認為,隨著新技術出現,AI賦能兒科醫生成為可能。“AI兒童醫生在兒童醫療健康服務中具有廣闊的應用前景,可以在技術、應用、法律法規等方面不斷完善和優化,提高其可靠性和接受度。”

        【編輯:劉陽禾】
        發表評論 文明上網理性發言,請遵守新聞評論服務協議
        收藏文章
        表情删除后不可恢复,是否删除
        取消
        确定
        图片正在上传,请稍后...
        评论内容为空!
        还没有评论,快来抢沙发吧!
        本網站所刊載信息,不代表中新社和中新網觀點。 刊用本網站稿件,務經書面授權。
        未經授權禁止轉載、摘編、復制及建立鏡像,違者將依法追究法律責任。
        Copyright ©1999-2025 china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

        評論

        頂部

        无码一区二区三区久久精品色欲_免费国产一区二区不卡在线_欧美一级高清片在线观看_99国严欧美久久久精品l5l
          <ins id="aazt7"><big id="aazt7"><button id="aazt7"></button></big></ins>
            <sub id="aazt7"></sub>
            <b id="aazt7"><tr id="aazt7"><var id="aazt7"></var></tr></b>
          1. <video id="aazt7"><input id="aazt7"></input></video>
          2. 夜色福利院在线看 | 中文字幕在线亚洲二区 | 久久久亚洲综合久久久久87 | 日韩亚洲欧美在线v | 亚洲欧美精品综合在线观看 | 亚洲欧美蜜芽tv在线一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