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首個消化內鏡全場景智能體在滬亮相 大數據+AI+醫療
中新網上海4月12日電 (記者 陳靜)基于多模態大模型驅動的消化內鏡全場景智能體——“鏡觀”,12日在2025上海消化內鏡學術大會上正式亮相。“鏡觀”集多種身份于一身:可以為患者解讀內鏡報告的“秒懂通譯官”、輔助醫生并預警風險的“手術智囊伙伴”、會“思考”懂“調度”的“科室大管家”。
據介紹,“鏡觀”是全球首個深度融合大數據、AI技術與醫療資源的消化內鏡全場景智能體,由復旦大學附屬中山醫院等研發,通過整合超百萬例內鏡影像,構建消化內鏡多模態基礎模型,并依托國產自主AI芯片實現醫院端側安全部署,形成“感知-決策-執行-進化”的完整智能鏈。

“鏡觀”可以成為患者的私人醫療顧問,除了一對一詳細解讀報告、答疑解惑之外,還可以通過知識圖譜及專病數據庫,深入解讀疾病相關情況,進一步實現預防科普和健康宣傳等功能。它可以是醫生的“手術智囊伙伴”,醫生可以通過“鏡觀”搭載的眼動和語音交互功能,在手術中實時獲取病灶分析。同時,“鏡觀”還能自動生成結構化報告,醫生只需要查缺補漏和最終確認,文書時間可至少縮短至50%。“鏡觀”還搭載了診療規范庫,能智能預警操作風險,為基層醫生提供三甲級水平的實時指導。
此外,“鏡觀”還是輔助醫院管理決策的“科室大管家”,系統基于國產AI算力平臺開發,通過“管理駕駛艙”進行數據資源整合、智能分析,實現科室運轉的精準調控。在安全性方面,做到了“數據不出院”的安全架構,也使得“鏡觀”可在基層醫院快速部署。據透露,未來三年,該平臺計劃接入全國300家醫療機構,培訓2000名基層醫生,助力實現醫療資源均衡化與診療能力普惠化。隨著“鏡觀”生態聯盟的落地,一個以患者為中心、數據為驅動、技術為支撐的智慧醫療新模式正加速成型。
12日正在舉行的“2025上海消化內鏡學術大會暨第十七屆中日ESD論壇”是亞太地區最具影響力的消化內鏡盛會。本屆大會以“智鏡無界·共塑健康未來”為主題,匯聚了全球超5000名專家學者,通過17個分論壇、90場主題報告及全天候手術直播,展現消化內鏡從“超級微創”到“數字智能”的跨時代躍遷。
據悉,2025上海消化內鏡學術大會首次與全球規模最大的內鏡視頻教學平臺(Endoscopy On Air)合作,復旦大學附屬中山醫院內鏡中心周平紅教授團隊通過該平臺向歐美地區實時轉播6臺高難度手術。此次合作不僅為海外醫學同仁提供了觀摩中國內鏡手術技術的寶貴機會,更成為展現中國醫療水平的重要窗口。
據了解,在過去近二十年間,復旦大學附屬中山醫院內鏡中心培養了大批來自歐美、非洲等地的醫師。本次大會上,來自葡萄牙、埃及、西班牙等國、曾在該院進修學習的醫生們紛紛展示高質量研究成果并進行手術演示。(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