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新網廣州3月28日電(唐貴江 陳廣泰)專門針對藥品生產廠商自由定價的四百多家企業五百多個藥品,廣東藥品網上采購今天進入第三輪面對面談判階段。進口藥品往往是同類國產藥品的十幾倍乃至幾十倍,企業與專家組就藥品成本核算再度激烈交鋒。
據介紹,今天進行的該輪談判,針對的是同一競價組只有一兩個廠家的無限價議論價品種,進口國產藥品均占相當的比例。由于無法合理制定限價,價格均由各生產商自行決定,在報價中存在部分生產商故意抬高價格的現象。
本次談判會的焦點集中在藥品生產企業提出的成本核算標準和專家判斷企業生產成本之間的差距上。記者今天上午旁觀了六個小組中第一個小組的談判全過程,藥品企業代表希望把研發成本、管理成本、原材料成本和流通成本完全核算在內;而專家組則注重藥品的品質、療效以及原料成本的組成,雙方交鋒激烈。
比如某進口注射液,企業提出其受專利保護,制作工藝精良,進入中國市場的口岸價就達人民幣二十八點八九員人民幣/支,加上管理和流通中的成本,報價最低只能壓縮到人民幣三十五元;而專家們針鋒相對地指出,這種藥物本身并不是一種全新研發的產品,而其原材料成本很低,國產同類藥品卻只需人民幣四毛二,進口藥品與其相差達幾十倍,無論如何是不合理的,應該還有相當的降價空間。但專家的話并沒有說服企業,該藥最后上報的價格仍然鎖定在三十五元。
而一種用于關節炎的韓國進口貼片,企業報價人民幣十六點零二元/貼,專家介紹,中國同種藥品非常多,最低的甚至只賣二點五元/貼,雖然進口藥品有自身的優勢,但如此巨大的價格反差將讓民眾難以承受,經過幾番討價還價,企業最終也只同意降低百分之五。專家事后表示,如此巨大的價格差與其和國產藥的療效差并不成正比,該藥最終入圍的機會并不大。
據悉,本輪談判將持續兩天,企業的最終報價通過專家組的兩輪內部投票后,價格合理的將被納入廣東醫療機構藥品采購目錄,否則只能淘汰出廣東市場。(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