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月20日,美國科學家宣布,他們在創造人工合成生命的道路上又邁進了一步,世界首例“人造生命”,即完全由人造基因控制的單細胞細菌誕生。他們將它命名為“人造兒”。該項實驗表明,新的生命體不一定要通過“進化”來完成,也可以在實驗室里“被創造”。消息傳出,立即引起社會各界的強烈反響。許多科學家對這一成果給予了積極評價,但也不乏憂慮之聲。
這項研究由美國基因遺傳學頂尖科學家克萊格·文特爾主持,研究團隊共有20多位科學家。文特爾的團隊為這個項目奮斗了15年,耗資超過 4000萬美元。2008年,他率先宣布制造出合成細菌基因,但它未能操控細胞。他當時說,這是第一個合成細胞,是地球上首個自我復制的物種,它的母親是一部計算機。現在,它帶領我們跨越邊界,進入一個新的世界,這預示著人類探索人造生命邁出了重要一步。
據報道,文特爾的團隊首先選取一種名為絲狀支原體的細菌,對其基因組進行解碼并復制,產生人造的合成基因組。然后,將人造基因組移植入另一種稱為山羊支原體的細菌,通過分裂和增生,細菌內部的細胞逐漸為人造基因所控制,最終成為一種全新的生命。在培養皿中,合成細菌的分裂等行為就像天然細菌一樣。
盡管這種技術目前仍處于實驗階段,但研究人員相信其運用前景廣闊,它們是具有工業和醫學價值的“人造細胞”。文特爾認為,這一成果有望在未來為人類解決食品短缺、能源危機等一系列問題。現在,全球有大約68億人口;在未來的30到40年內,全球人口數量可能會達到90億。目前,我們并沒有辦法為68億人提供足夠的食物、飲用水、醫藥等等。所以,人類需要通過科學找到新的辦法,生物技術就是其中之一,它可以為能源、食物和藥品提供新的來源。
不過,“人造生命”的研究也引發了許多道德倫理方面的爭論。有學者指出,這項成果破壞了人們有關生命屬性的基本信念,而這種信念對如何看待人類、如何看待人類在宇宙中的位置都非常重要。有的科學家認為,因為目前沒有生物合成的相關監管規定,將來生物恐怖主義分子很可能利用這一技術制造致命病毒或生化武器,而實驗室中的人造細菌是否會給環境和人類帶來風險更讓人憂心忡忡。
美國總統奧巴馬對此項實驗的倫理風險也表示擔憂,已下令對該研究成果的倫理風險進行評估。他說,目前需要確定這類技術的合適倫理界限, 將其危害控制到最低程度。
文特爾承認,研究中涉及的技術,從理論上來說有可能用于制造新的致病細菌,甚至用于研制生物武器。但他說,要慎重考慮哪些研究細節該公布,而且在實驗中也會采取特定措施,以確保新造出的細菌只能在實驗室“溫暖的培養液”中生存,不會成為“魔鬼細菌”。當這些“生命”被創造出來時,它們將非常脆弱,它們在實驗室里存活一個小時將是一項巨大的成就。如果說它們會走出實驗室、甚至主宰世界,這是絕對不可能的。
哈佛大學實踐倫理學教授列庫斯對此成果評價說,文特爾的實驗成果打開了人類歷史的大門,窺探它的未來,創造自然界中從沒存在過的生命。雖然這種可能遠在未來,但卻是真實的,意義重大。同時,它所要面對的風險也將是前所未有的。(本報駐華盛頓記者徐啟生)
新聞鏈接
2010年5月20日,由美國科學家克雷格·文特爾主持的研究團隊宣布,世界首例人造生命——完全由人造基因控制的單細胞細菌誕生。克雷格·文特爾將“人造生命”起名為“辛西婭”(Synthia),意為“人造兒”。
人造生命是指從其他生命體中提取基因,建立新染色體。隨后將其嵌入已經被剔除了遺傳密碼的細胞之中,最終由這些人工染色體控制這個細胞,發育變成新的生命體。
文特爾稱,在漫長的研究過程中,科學家們首先得到一種細菌細胞的染色體組,將其植入到一種近親細菌中,隨后被植入的染色體組開始復制生長,最終將長成一個新的細菌。執行首次“染色體移植”項目的科學小組成員成功地制造出一個人造的染色體組,并仍在進行類似的試驗,以便實現科研史上零的突破。
美國科學家表示,“人造生命”與克隆存在著質的區別,克隆是利用現有遺傳信息“復制” 生命,而人造生命則是利用核苷等組成脫氧核糖核酸的基本要素創造新生命。制造人造生命有許多關鍵要素,如細胞膜,它將允許人造生命細胞篩選出對生命成長有用的分子,為細胞分裂提供營養。此外還需要一個基因體系,以控制細胞的功能,使細胞能根據外界環境變化而繁殖或變異。(楊科杰)
參與互動(0) | 【編輯:鄧永勝】 |
Copyright ©1999-2025 china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