養生怪論盛行擊中科普人才匱乏軟肋
“在傳授一些簡單實用的養生保健知識時,夾雜著真真假假的奇談怪論,竟然能在社會上大行其道。這暴露了我們科普建設的不足。”6月9日召開的中國科協人才和調宣工作會議上,一位“老科普”談起近期盛行的“神醫神話”憂心不已。
在他看來,單純地質疑或譴責某個“神醫”意義不大,如果不能大力提升公眾的科學素養,依然會有“趙神醫、李神醫”層出不窮,而破解這一難題,“關鍵是科普人才”。
中國科普事業正面臨著巨大挑戰。我國既存在著少年兒童和低文化素質者的龐大群體,也存在著對科學技術關注日益增強的社會公眾。
科技部政策法規司副司長李普日前介紹,近年來,我國科普人員持續增長。2008年全國已有科普人員176萬人,全國每萬人口擁有科普人員13.4人。
然而,我國科普人才建設現狀依然堪憂。
“科普人才隊伍比較匱乏,結構也不合理。”北京市科委副主任朱世龍在日前的科普論壇上透露,我國科普人才隊伍建設存在構成復雜、教育程度不高等問題。考評機制不合理嚴重影響了科研人員參與科普創作的積極性,“這是造成全國科普人才隊伍整體匱乏的主要原因”。
科普人員老齡化。中國科普研究所謝小軍博士列舉了科普創作的一組數據:截至2008年年底,年齡在40歲以下的中青年科普作家所占比例僅為20.6%,許多已退休的學者或科普工作者仍在發揮余熱,但這批學者畢竟精力有限,而且無論是知識結構、思維方式、寫作手段還是創作方法,跟新一代讀者的需求存在一定距離。
科普志愿者剛剛起步。中國科普研究所所長任福君透露,科普志愿者服務在我國剛剛啟動,還未成規模,而在英國和日本,有50%的公民參加過志愿者服務,丹麥有80%的青年參加過志愿者服務。
科普半年不如論文一篇 激勵不足絆住科普腳步
“嫦娥之父”歐陽自遠院士每年都有數十場面向公眾甚至是中小學生的科普演講,在他看來,“科學家有責任做好科普工作,這個責任,并不亞于自己做科學研究工作”。
歐陽自遠院士向中國青年報記者講了一個鼓勵研究員做科普的故事。
中科院某所一位研究員,長期從事超基性巖與鉻鎳礦的研究,一年大概要寫兩三篇論文。這位研究員地學基礎堅實,知識面廣,口才很好,文筆也好。
“我對他說,你的每篇論文出來同行中最多3個人看,成效不大,影響太小。你要充分發揮自己的優勢,選一些公眾關注的、特別有興趣的問題,寫科普書或科普文章,做科普的演講,受益的人會是成千上萬,對社會多作貢獻。”歐陽自遠院士的一番勸說改變了這位研究員,而今他已經是小有名氣的科普作家。
遺憾的是,這樣的故事只是個案。
這背后是科研人員策劃和組織科普活動得不到有效的制度支持。
科學家更愿意選擇做科普還是科研?
“大部分人還是會選擇做科研,當博導當教授當院士。你寫一些科普書籍會產生影響,但不像論文能直接得到認可;也不像做項目,可以獲得經濟收益。”中國地質大學(武漢)肖龍教授認為,現行的制度并沒有鼓勵科研工作者參與科普。
中國科學院研究生院科技傳播中心莫揚團隊的一項調查為此提供了佐證。
調查發現,政策制度是目前我國科技人員投入科普的最主要推動力。科技人員投入科普工作在國家政策方向上是被鼓勵和支持的,但長期以來,科普工作在大部分科研單位沒有科學的評價體系,對科普工作的評價往往是追求規模而忽視效果。在大部分科研機構,科普成果還是被排斥在職稱評定、任用提拔考查指標之外,嚴重影響科技人員參與科普工作的積極性。
由此帶來的影響是顯著的。從2004年至2008年,各部門科普兼職人員人均年度實際投入工作量不斷減少,而環保、氣象、地震等高科技人才密集部門,科普兼職人員人均年度實際投入工作量大多都不足各部門的平均值。
科研計劃中能否多點科普內容
“對于科學家來說,科普宣傳與開展科學研究同樣重要。”歐陽自遠說,美國國家航空航天局有份正式的文件在談及深空探測的使命時就提到,深空探測的使命不僅包括提高地球人類的生活水平、擴展地球人類的生存空間、發現地球以外的生命存在等,還包括激發下一代的探索精神。
“美國所有的科技項目,不管由美國國家航空航天局領銜還是科研院校組織,最后都有一項叫做對公眾宣傳。”肖龍教授介紹,這個“公眾宣傳”指的是社區服務和校園培訓,“比如到社區、小學、幼兒園等等進行科普知識的宣傳和培訓”。
在美國,科普的經費直接被包含在科研項目之中。中國科學技術信息研究所的佟賀豐團隊介紹,美國科學基金會為鼓勵研究人員進行相關的科普活動,設立了“研究經費追加科普撥款”制度。獲得該基金會資助的研究課題負責人如有興趣開展相關的科普工作,可遞交申請,申請者可得到3~5萬美元的科普追加撥款。
這種鼓勵機制讓肖龍很神往。
肖龍在美國亞歷山大州立大學做訪問學者時,實驗室里有一位世界一流的教授,叫菲爾·菲利浦,年過六旬,還經常給幼兒園的孩子做演示。
在美國朋友家做客,一個十歲的小孩聽說肖龍是研究火星的,非常興奮,列舉了很多火星現象,接著問了一串為什么。有些問題都把肖龍難住了。“他們的科普展覽中,不少圖片展示了這些現象,而在我們這邊很多東西連某些科學家都不了解。”
這樣的親歷讓肖龍深深地感悟到“美國人的科學素養從何而來”。
遺憾的是,雖然我國《關于加強國家科普能力的若干意見》中規定“國家重大工程項目、科技計劃項目和重大科技專項實施過程中,逐步建立健全面向公眾的科技信息發布機制,讓社會公眾及時了解、掌握有關科技知識和信息”,但是實際情況是,“中國的科研經費中,無論是國家的重大專項、重大工程項目、‘863’計劃、‘973’計劃,還是重大基金研究項目,都沒有科普經費。”
歐陽自遠院士告訴記者,他在最近申請的一項重大課題中,列入了關于“開展嫦娥工程的各種影像科普工作”的內容,也因為不符合規定而被撤掉了。
參與互動(0) | 【編輯:鄧永勝】 |
Copyright ©1999-2025 china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