繼前日高調亮相后,“鳳姐”羅玉鳳繼續在廣州演了一場“征婚秀”。一場戲越鬧越大,引來眾多圍觀者,鳳姐也似乎在“嬉笑辱罵”中“自得其樂”。昨日,心理學專家分析了鳳姐的行為,認為她是“自戀型人格障礙”病人,呼吁全社會結束對她的嘲笑,并表示,鳳姐目前的首要任務是接受治療。
鳳姐=“自戀型人格障礙”?
“所謂人格障礙指人格特征明顯偏離正常,使病人形成了一貫的反映個人生活風格和人際關系的異常行為模式,這種模式顯著偏離特定的文化背景和一般認知方式,明顯影響其社會功能與職業功能造成對社會環境的適應不良,病人為此感到痛苦并已具有臨床意義。”
武警廣東總醫院心理科主任何日輝認為,鳳姐患的是“自戀型人格障礙”。據美國精神病學協會的精神疾病診斷與統計標準第四版(DSM———IV)中“自戀型人格障礙”診斷標準,鳳姐表現符合“一種需要贊美的,包括幻想和行為上漫延的無所不能模式。缺乏共情的能力。”
“在羅玉鳳的幻想中,她認為自己的智商前300年后300年無人能及;面對過去男友,她沒有絲毫同情,幻想能夠找到符合條件的白馬王子不能自拔;面對大眾的質疑、嘲笑,表現得高傲自大……”何日輝說,鳳姐的表現符合“自戀型人格障礙”大部分判斷標準,是極為典型的“自戀型人格障礙”病人。
大眾“看客”心態不可取
為何鳳姐能走紅?“這是鳳姐和大眾的一種相互滿足!”何日輝說,鳳姐在嬉笑辱罵中自得其樂,滿足了自戀心態,大眾也滿足好奇心、偷窺欲和攻擊本能,大家配合“默契”。
何日輝稱,相比起看熱鬧,社會大眾更需要做的是關注鳳姐等“扭曲”的“貧二代”的心理健康。“這場鬧劇該收場了!我們沒有必要去嘲笑羅玉鳳,因為她是一個病人,我們嘲笑她實際上也反映出我們的無知和自私。”他認為,鳳姐亟需接受專業治療,尤其是心理治療。
何日輝表示,鳳姐雖是個案,卻反映了一個具有普遍意義的問題:“改革開放而引起的社會貧富差異在他們的內心產生強烈地沖擊,許多人改變命運的愿望很強烈。這個時候若心態調整不好,采取非常規手段,就很容易出問題。”他建議,社會要多關愛這些人群,給他們歸屬感,減少惡言中傷或冷漠的言行對當事人帶來的刺激。(曹斯 陳楓 沈云芳 肖金)
Copyright ©1999-2024 china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