黃潔夫認為,醫改應該強調保障基本醫療,但是醫改的成功不光是保基本醫療,還要保證有高水平的增長,這樣醫改才能成功,我國醫療事業才能有大的發展。
要對醫院
進行大手術
黃潔夫今年64歲,從1963年上大學到70年代從醫,黃潔夫幾乎全部經歷了我國醫療事業的3個階段。建國初的創建期、改革開放后的市場經濟時期和非典之后的醫療體制重建改革期。
黃潔夫介紹他的從醫經歷。以前醫院有一塊錢、兩塊錢的感冒藥1方、2方,醫生就希望盡快給患者治好了,不要來醫院。那時候醫院效率低、條件差、病房少、住院難,“一是賣豬肉的屠刀,一是醫生的手術刀。”黃潔夫說,那時候社會上這“兩把刀”很是流行。到了改革開放后,為緩解醫衛需求矛盾,根據當時的經濟實力,允許醫院承包經營藥品加成、融資、創收等,經過30年的發展,醫院已經從以病人為中心變為以效益為中心,沒有效益,醫生會流失,醫院所面臨的所有問題都驅動醫院去追求效益,今天不是單靠錢就能恢復醫院的公益性的。
要對醫院進行大手術,對近30年形成的機制體制進行改革,發動600萬醫護人員進行創造。
沒有600萬醫護人員的積極性和創造性,就不可能實現公立醫院的公益性,沒有600萬醫護人員對醫改的滿意,就不可能有13億人的滿意。(孫穎)
Copyright ©1999-2024 china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