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府推廣的“學生奶”,本應是家長心目中的“放心奶”。可惜,與時推移,數年來因“學生奶”中毒事件層出不窮,愈演愈烈。
日前,廣東省珠海市、江門市多個幼兒園的152名孩子飲用珠海維維大亨乳業公司生產的高鈣牛奶飲品發生中毒事件。新華社昨日發表長篇調查稱:國家對進入學校統一飲用的學生奶有嚴格的資質要求,但這家沒有供奶資質的企業卻長期成了當地學校的主要供應商。(見4月16日《羊城晚報》)
事實上,這種現象存在著相當的普遍性。據權威數字,全國中小學和幼兒園近3億孩子中,每天飲用正規學生奶的不到250萬人,比例不足1%。這意味著每天有大量孩子在飲用存在安全隱患的牛奶。一方面,很多獲得定點生產學生飲用奶資格認定的企業,卻并不正常組織生產,只是利用這個招牌做做宣傳;另一方面,不少沒有供奶資質的企業,為了追逐利潤,通過人情“公關”進校,以至成了一些政府部門或個人尋租的對象。日呈亂象的“學生奶”,如何能讓學生家長們放下心來?
這則報道的標題是:“何方神圣讓無資質奶進校”。其實,答案是再明白不過的。問題是有關方面會否一仍舊例,因為僥幸沒出事而不聞不問?因為沒出人命之大事而睜只眼閉只眼?更甚至因為利益均沾而成一丘之貉?所謂“何方神圣”自然也是明知企業沒有相關資質,明知學生集體飲用牛奶,發生安全事故危害之大,但依然可以官商勾結、狼狽為奸,拿學生的健康做賭注。
《列子》一書中有則看似荒唐的故事:某齊人在集市上攫人珠寶而去,吏捕得之,問他:那么多人看著你,怎么還拿著人家的東西就跑?回答說:“取金時,不見人,徒見金。”利益鏈上的各路“神圣”,為一己一地之私利,又何嘗不是如此?
推廣學生飲用奶是一項政府公共行為。如此龐大的一項計劃,如果未能建立相應的管理體制和監督機制,不能解決好“條條”與“塊塊”的關系,無法打破地方保護的壁壘,“變質奶”就恐怕還要長期地喝下去。警鐘已然長鳴,只有政府切實把好組織監督管理關,然后企業把好質量關,學校把好消費關,守緊三個關口,“學生奶”才能真正成為“放心奶”。否則,倒不如不組織喝“學生奶”的好。
圖片報道 | 更多>>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