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于“中秋節”的起源與來歷,民間有很多傳說,據史籍記載,“中秋”一詞最早出自《周禮》一書,到晉魏時,有“諭尚書鎮牛淆,中秋夕與左右微服泛江”的記載。唐朝初,中秋節雖成為固定的節日——《唐書·大史記》記載有“八月十五中秋節”,但仍傳說是唐玄宗夢游月宮,得到了《霓裳羽衣曲》,民間才盛行中秋賞月之風俗。據史書記載,中秋節的盛行,始于宋朝,到了明清,中秋節才已與清明節齊名,日后逐漸成為我國僅次于春節的第二大傳統節日。
中秋之夜飲酒賞月,被古代文人墨客當作是一種風流韻事。這在古代詩詞歌賦中可充分的體現出來:如唐代司空圖《中秋》詩:“此夜若無月,一年虛過秋”;白居易說:“月宮幸有閑田地,何不中央種兩株”;張九齡:“海上生明月,天涯共此時”;韓羽:“長簟迎風早,空城澹月華”,等等,舉不勝舉。清風明月,相思懷念成了古詩詞中最多出現的文字,歷代人們對中秋之夜無月遺憾萬千,如李朔隱居首陽山時,中秋夜與友人對酒望月說:“若無明月,豈不悉煞人也!”又如宋代大詩人蘇東坡中秋夜飲酒賞月,歡飲通宵達旦,大醉而作成的《水調歌頭》:“明月幾時有,把酒問青天?……但愿人長久,千里共嬋娟”,等等,已成千古絕唱。
唐宋以后,賞月不只是文人墨客的風流韻事,在民間,中秋賞月亦成了民間除春節之外一個最重要的節日。按照我國的歷法,農歷八月在秋節之中,為秋季的第二個月,稱為仲秋,而八月十五又在“仲秋”之中,所以民間又稱“中秋”為“八月節”或“八月半”,或稱為“月夕”或“月節”,中秋之夜的月亮滿圓,象征團圓,故而又叫做團圓節。唐代,人們還稱中秋節為“端正月”、“團圓節”。《西湖游覽志余》:“八月十五謂之中秋,民間以月餅相饋,取團圓之意。”《帝京景物圖》記述:“八月十五祭月,其餅必圓……有其婦歸寧者,是日必返夫家,曰“團圓節”也。《熙朝樂事》里也說:“八月十五謂之中秋,民間以月餅相饋。
這天晚上,家家戶戶舉行家宴,或帶上月餅和酒到湖邊賞月。杭州西湖的蘇堤上,人們成群結隊,載歌載舞,通宵達旦”。從這些記載中,可以看到當時人們對中秋節的重視。又如明末彭蘊章在《幽州土風俗》一書中描寫中秋月餅“制就銀蟾紫府影,一雙蟾兔滿人間,悔煞嫦娥竊藥年,奔入廣寒歸不得,空勞至杵駐丹顏”,從這些詩句的比喻中可看出,連月宮嫦娥都悔恨當時不應偷吃丹藥,以致奔入月宮,回不了人間而萬千遺憾,這就是唐宋以后古代中秋節的盛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