泱泱之美食大國有許多“文化”,如“茶文化”、“酒文化”……現在看來,月餅之“文化”應該首屈一指。
從“餅”字到“餅餌”的秦漢雛形,到作為一節一令的主要食品再發展到如今不僅是食品,月餅已走過了近千年的歷史。祖先們制餅,一開始便“隨形而名之”,到了宋代,月餅初步成為一種節日食品在親朋摯友之間以之相饋。說明月餅從形成節日食品之后不長的時間內便成為禮品,從月餅的制作及餅面花紋“制就銀蟾紫府影,一雙蟾兔滿人間……”的詩句中可見,宋明時代的餅師們就已很重視月餅,在月餅中反映人們的美好愿望和月餅文化的深刻內涵。
月餅作為一種節日食品,商家們很自然地迎合消費者心理,給中秋月餅起一個好聽的“雅名”,這些雅名往往又和美麗的民間傳說與故事聯系在一起,如我國的月餅起名在古代便有:“銀河夜月”、“龍鳳雙喜月”、“花好月圓”、“桂香秋月”、“漢宮秋月”、“西施醉月”、“貂禪拜月”等等。這些月餅的名稱,從古代流傳至今,歷久不衰。
中秋月餅作為我國特有的民族文化傳統食品,解放以后,得到迅速發展,月餅生產技術和包裝都漸漸隨著人們生活的提高和社會的需求而不斷革新。但是,1959年以后人民公社化及以后的10年“文革時期”,使正在蓬勃發展的月餅行業進入了歷史的低谷,甚至可以說是一場劫難,公社化時節,人禍天災使做月餅的食品廠,茶樓酒店在做“糠餅”、“蕉頭糕”,更談不上是發展了。文革期間,更給月餅行業帶來沉重的災難,幾乎所有的歷史上著名的餅店、老字號都遭到滅頂之災,如廣州“蓮香樓”、“陶陶居”等連店名都被改作“東升”、“東風”,做月餅的老師傅們以賣面條、魚皮蛋及半成品等維持生計。喜歡在中秋之夜呤風弄月的文人墨客被作為“牛鬼蛇神”弄到“五七”干校里勞動改造,妻離子散,凄凄慘慘戚戚,月餅當然是沒有了,“花好月圓”更沒有了。
十年“文革”浩劫結束,特別是改革開放以來,國家有關部門的高度重視,使月餅這一傳統食品行業發展更加迅速,“文革”當中被當作“四舊”鏟除的傳統文化復蘇起來,一些傳統的老字號紛紛恢復。由于改革開放的政策,尤其是西方和港臺的先進工業技術涌入中國內地,這些先進的工業技術和包裝溶入傳統的民族食品工業,使月餅行業如雨后春筍般的發展起來,文革結束后至上世紀90年代初,是我國月餅行業的全盛時期,尤其是港臺月餅行業和包裝技術加入國內的競爭,大大促進了月餅行業的技術質量的提高以及月餅包裝、月餅機械行業的發展。由于市場競爭亦日益激烈,月餅行業良莠不齊,為扶優限劣,引導消費,弘揚中秋節日文化,推動同行業間跨地區進行交流和合作,推進我國民族食品工業的發展,國家主管部門——國家輕工局(原國家輕工總會)在1996年起成功地組織每一屆的“中國月餅節”,對全國月餅行業抽查評比,廣泛宣傳我國月餅文化。對整個月餅行業的發展起到重大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