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背景
專家門診
曾取代坐堂行醫
在北京,排名比較靠前的幾家藥房,分別是同仁堂、金象大藥房和醫保大藥房。這幾家藥店各自有近百家連鎖店。在西單周圍,就有將近6家藥店。
有業內人士告訴記者,其實,2001年全國范圍內取締藥店的中醫坐堂后,正規的藥房依然還是可以“坐堂行醫”。只是采取了另一種更規范、更合理的方式——專家門診。
2001年,前門大柵欄的同仁堂就率先開了自己的可以“坐堂行醫”的專家門診——“同仁堂醫館”。這在當時也是北京第一家。此后,其他正規藥店也紛紛效仿。
同仁堂醫館的館長關慶維介紹說,“當時,同仁堂最早辦醫館的考慮是出于接待前來參觀的外賓的需要,不成想,前來應診的患者絡繹不絕。周日時,能達到上百人。一半以上還都是從外地來的。”
金象大藥房西單店經理劉桂云告訴記者,該店專家門診也已經成立近7年,坐診的大夫有近30人。“其中,比較知名的,比如施今墨先生的弟子——張秀琴大夫,到現在每周四還都會來藥店坐堂。其他大夫也都是退休的中醫專家和中醫院的大夫。”劉桂云說。每天慕名前來問診的患者則在20人左右。
記者專訪
同仁堂中醫館館長關慶維:
不用儀器才能練出好中醫
在大柵欄同仁堂藥店大廳西側的“同仁堂醫館”,是中醫大夫坐堂問診的所在。與其他醫院的診室內不同的是,關慶維的桌子上沒有更多的醫療儀器。幾頁紙,一支筆,臺歷、書籍各放在一邊,其中最醒目的是一小塊由黃色綢緞包裹著一塊為患者把脈時墊手腕用的長方形軟墊。
學中醫要有國學底子
在關慶維看來,學中醫甚至要有國學底子。“中醫的傳承更是一種文化的傳承。中醫要學的不僅僅是處方,更是中國的傳統文化、哲學觀和修養。”他甚至覺得,“中醫學院招學生,更應該招那些對中國哲學、傳統文化感興趣的,而不是化學、生物等理工科好的學生。”
總結自己的成長道路,關慶維覺得,中醫的式微有一個重要的原因,也就是那些攻擊中醫的人常用的理由——庸醫多、良醫少。其實一個最根本的原因就是,對中醫進行西醫化培養的惡果。“培養中醫既需要臨床實踐,也需要名師傳授,但是,就目前的整個中醫教育,從整體構架,到管理模式上,甚至課程設置都完全西化了。”
不主張精于一科
“《黃帝內經》、《傷寒論》、《金匱要略》、《溫病條辨》這四大中醫經典課程,在現在的中醫院校里,有些已經成了選修課,即便是必修課,在講解中,也是從現代解剖學、生物學、病理學、植物化學、生物化學出發,所學中醫完全是西醫思想對中醫的所謂‘詮釋’。” 關慶維說。
關慶維認為,“中醫不但講求的是通過多年的臨床實踐和不斷的學習,更要在臨床中非常注重人體本身的統一性、完整性及其以人、自然與社會相互關系的三維醫學,而不是偏于或所謂的精于一科。”
師傅帶徒弟更出成績
“想成為中醫的名家,必須要經過多年的經驗積累和豐富的臨床實踐才有可能做到,而這是單一苦讀書本知識無法達到的。恢復中醫坐堂恰好也給了一個平臺,師帶徒的模式和教育方法,更容易出成績。” 關慶維認為。
關慶維介紹說,目前,國內醫學界也正在反思“中西醫結合化”這一思路。中西醫結合的誤區就是中醫被西化。“如果連中藥的研究方向都按照西醫的理論研究,中藥研究就變成了徹頭徹尾的植物藥學了。”
在關慶維看來,中醫和西醫是兩個不同的哲學體系,它們所形成的醫學體系和文化體系也都不盡相同。
中醫吃了“統計虧”
“為什么都認為中醫的治療能力不行呢?就是統計的方法造成的。”他舉了個例子,當年,他父親行醫的時候,曾經治愈過197例小兒麻疹。雖然是同一種病,卻用了30多種處方。但是在西醫的統計學里,這些并不被認可。因為西醫的評價體系是用一個處方要把197例都給藥好。
“統計學恰恰認為能夠殺滅細菌病毒才算成功,才能被記入治愈率,這樣一來,中醫就吃了大虧。其實,通過中醫治療,能夠使患者恢復健康的病例遠比西醫要多。”關慶維說。
“最顯著的一點是,不同的人得了相同的病,西醫用藥相同,而中醫卻是一個人一種藥方,上萬種藥材的排列組合是非常復雜的,是針對每個人的自身狀況不同對癥下藥。這樣復雜的組合排列要求中醫大夫有足夠的臨床經驗,和對每一味藥材的了解,這也限制了中醫成材的難度。”他說。
好中醫來自實踐
關慶維表示,他希望中醫坐堂恢復以后,能通過這樣的方式,將中醫傳承下去。“有的學生讀中醫學已經達到了博士,甚至更高的學位,理論體系強大,但是真正到了病床前卻不會給病人看病了,這從某個角度上來說,也限制了中醫的發展。”而中醫坐堂恢復后,沒有了設備,反而更有利于坐堂大夫中醫水平的提升。
關慶維認為,醫學個例臨床數量繁多,不可能完全寫在書本上,這需要實踐來彌補。中醫坐堂更有利于讓學生跳出書本,與老師一同完成治療,通過反復的聽、學、認識,才能更好地理解中醫的精髓。
本版撰文 晨報記者 范穎華 張碩
學中醫需非凡毅力
-出身中醫世家
關慶維,同仁堂醫館館長,生于1960年,出身京城關氏中醫世家,祖輩關月波、關月樵;父輩關隆、關斌(幼波),都是京城名醫。在家庭的熏陶下,關慶維6歲就開始背誦《湯頭歌訣》、《藥性賦》、《脈訣》等醫學啟蒙書籍。
1979年,關慶維高中畢業,進入北京醫藥學校,兩年后被分配到同仁堂制藥廠。其后的學醫生涯里,除了在中醫醫院向關幼波教授學習肝病及疑難雜病的治療,還在關隆教授的指導下,研修呼吸系統疾病及內科雜病。
在家學治療特長前提下,關慶維又博采各家中醫所長,先后在北醫三院向李鴻祥教授學習了心腦血管病及內科雜病的治療,在三零一醫院向黃立春及王田蘊老師學習耳穴診療,在陸軍總院向陳中贛老師學習人體全息療法……來到醫館后,又先后向同仁堂藥館中多名老中醫學習風濕病及內科、兒科雜病的治療。
-遺憾女兒未學中醫
拜師學醫雖已幾十年,關慶維仍覺得中醫博大精深。他回憶說,“一度自己很迷惑,甚至想放棄”。在今天中國傳統文化受到西方科學觀“壓迫”的情況下,學中醫不僅需要耐心,更需要非凡的毅力。在別人眼中,他的成長歷程已經很“另類”。雖然自己繼承了家族的衣缽,但關慶維也感到遺憾,自己的女兒沒有再選擇中醫。
圖片報道 | 更多>>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