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現在的春節,人們雖然不再像過去那樣把‘吃’作為重要主題,但是長假期間聚會多,大家總免不了要在‘吃’上做文章。重要的是要記住:千萬別亂吃,不過也別因為各種似是而非的傳言吃得心里不安”,這是復旦大學公共衛生學院教授、國家FDA保健品審核專家厲曙光接受記者采訪時提出的建議。
厲曙光教授春節前剛剛結束在北京的保健品審核回到上海。對于春節市場上保健品熱銷的現象,厲曙光說,保健品上市審核絕對比大多數人想象的要嚴格,審核上市的通過率常常連30%都不到。“盡管如此,食用保健品還是不能根據別人的經驗跟風吃。因為即使是保健品,也應該對癥食用,并非一種保健品對所有的人都適用。尤其要注意的是:并非吃保健品就一定對身體的健康有利,如果身體沒有任何不適,能不吃就不吃。”
春節期間,正逢餃子、餛飩等速凍食品遭遇質疑的事件發生。家家冰箱里都常備的冷凍食品究竟能不能吃?厲曙光坦率地告訴記者,速凍食品確實存在營養流失問題,就像把錢存在銀行里需要繳納利息稅一樣,食品冷凍,營養也會損失。但冷凍是食品保鮮的一種方式,在正常情況下都是安全的,即使營養流失也非常有限。“實際上絕對禁止消費者吃的,應該是毛蚶和河豚魚這類明令禁止食用的食品。”厲曙光說,毛蚶在上個世紀80年代末引發的甲肝大流行,至今都讓人記憶猶新,而河豚魚的營養價值和普通魚類并沒有什么差別,它的安全性與其他魚類相比卻相距甚遠。“被不少人認為營養價值高的貝殼類食物,尤其是螺螄等,更應該禁止生吃,因為這是寄生蟲最主要的宿主之一。人在生食后很可能成為寄生蟲終宿主。曾經引起關注的福壽螺事件,就是因為生食螺螄造成的。只有熟食才是最安全的食用方式。”厲曙光再三提醒。
如今市民吃魚時,都對品種的選擇小心翼翼,因為像多寶魚之類,曾被查出飼養時添加藥物過量。對于這種現象,厲曙光稱,其實現在通過加強管理,大多數魚類都是合格的。“多寶魚在飼養過程中添加藥物是普遍的事,只要在國家規定的范圍之內,并不會發生消費者中流傳的致癌現象。只要不是每天大量地吃,其實問題并不大。”有統計數據顯示,連續吃65公斤多寶魚才有可能中毒。而復旦大學公共衛生學院有教授對蘇丹紅鴨蛋做實驗后發現,要連續不間斷地食用2000個鴨蛋,才可能達到臨界中毒狀態。厲曙光稱,蘇丹紅固然是違禁藥,腌制鴨蛋時要禁止使用,但也沒必要因此談鴨蛋色變。
“很多口耳相傳的‘常識’,其實并不確切”,厲曙光教授說,比如蔬菜上的農藥,現在我國大部分農藥是有機磷農藥,這些農藥是溶于水的。蔬菜在水中浸泡10分鐘左右,農藥可以稀釋90%,而沖洗后再次浸泡,又可以稀釋90%,因此只要處理得當,不會造成蔬菜上的農藥中毒。相反對于大多數消費者來說,并非越貴、包裝越豪華的食品營養越好。
圖片報道 | 更多>>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