編者按:3月15日,十一屆全國人大一次會議第五次全體會議通過了國務院機構改革方案,國務院直屬的國家食品藥品監督管理局,改由衛生部管理。至此,國家藥監局結束了10年的“獨立”生活。歸屬衛生部管理之后,究竟能對確保食品藥品安全、解決百姓看病貴問題起多大作用,很多人還是不清楚,但有一點可以肯定,這些問題的解決肯定不會因為“大衛生部”的組建一蹴而就。
健康時報記者提問邵明立:
省級以下藥監局會不會跟著變?
3月16日,國家食品藥品監督管理局局長邵明立等在兩會新聞中心召開新聞發布會。這是全國人大通過國務院機構改革方案的次日,即將由衛生部管理的食品藥品監督管理局領導第一次亮相。
在這次新聞發布會上,國家食品藥品監督管理局回歸衛生部,成為一個熱點問題。
對這個問題,邵明立回答的是預料之中的標準答案:黨中央、國務院為了適應新時期食品藥品監管工作的需要,作出了改革食品藥品監管體制的重大決策,應該說進一步理順了食品和藥品監管的關系。
在到場的上百位記者中,健康時報記者爭取到了提問的機會:“請問邵明立局長,藥品監管體系現在是省級以下實行垂直管理,中央一級歸到衛生部以后,省級以下是不是也要變?怎么變?”
邵明立回答說:“我很愿意回答你提的這個問題,但是很遺憾的是,現在對地方機構改革的方案正在研究、制定過程中,黨中央、國務院對地方機構改革工作非常重視,十分關注,有些情況正在調研中。有一點,我希望大家跟我一樣能夠確信,無論體制怎么變,對于食品藥品監管這項工作都是加強,不管這個系統的職能怎么改,對于保證公眾飲食用藥安全要求都會越來越好。”
可以看出,食品藥品監管體系的變革不是以食品藥品監督管理局回歸衛生部為結束,這只是一個開始,省級和省級以下藥監部門的歸屬變革走向,同樣不可忽視。
已經實行了近6年的省以下垂直管理,下一步該怎么走?這也是基層藥監部門十分關注的事情。
北京市藥監局的一位工作人員在和記者談起這個話題時,也很迷惘:“以前只是在傳藥監局要回到衛生系統,沒多久就公布了,系統內的人都覺得有些突然……國家局的名稱是國家食品藥品監督管理局,而北京則是北京藥品監督管理局,這是北京與全國其他省區市不一樣的,就是說北京藥監局從成立一直都是獨立的監管藥品。這次改革,北京藥監局也不排除繼續保持獨立,現在還沒有得到具體改革細則,結果還說不準。”
河南省食品藥品監督管理局一位不愿透露姓名的官員告訴記者,當年是為解決分頭管理、職能重疊,資源浪費、低水平無序競爭等弊端,強化監管,才組建了以“全國集中統一、省以下垂直管理”為主要特征的食品藥品監管體系。
一項改革涉及到方方面面,基層某些地區因為各種原因,有的現在才開始建局。比如,河南某縣去年底通過多方籌備,剛剛建起藥監局的框架,正準備今年兩會后掛牌的,牌子都做好了,可中央現在又開始改革了,這牌子是掛還是不掛,是否干脆直接設在衛生局下面,都不得而知。
國家藥監局十年“出走”:
藥監權力越來越大,藥品問題越來越多?
掐指算來,國家食品藥品監督管理局從獨立出去到再回歸衛生部,這個圓圈整整走了十年。
1998年3月,九屆全國人大一次會議通過了國務院機構改革方案,決定合并經貿委下的國家醫藥管理局、衛生部的藥政局和中醫藥管理局的職能,成立國家藥品監督管理局,隸屬國務院。該局承擔藥品從研制、審批、生產到銷售的全方位監管職能。4月16日,國家藥品監督管理局正式掛牌,原國家醫藥管理局局長鄭筱萸任局長。自此,全國7000多家藥品生產企業、16000多家藥品批發公司、60000多家藥品零售企業,全部歸屬國家藥監局監管。
2003年3月,經十屆全國人大一次會議批準,國家藥監局再次擴權,將食品、化妝品和保健品的審批管理權納入帳下。記得在2003年兩會期間,健康時報記者采訪一位藥企的委員,他說:下一步,藥監局還要把農藥管起來。
事實上,食品還是由質檢、農業、工商等部門管轄。藥監局幾乎有名無實。
2002年,藥監系統腐敗問題初現,浙江省藥監局原局長周航、國家中藥品種保護審評委員會辦公室原主任韓白石、原副主任畢可展因收受賄賂被判刑,成為藥監局成立后首批被公開查處的貪官。
2005年7月8日,藥監局醫療器械司原司長郝和平被刑拘;10月,中國藥學會咨詢培訓部原主任劉玉輝被立案調查;11月,廣州天之驕藥物開發公司原總裁張平被刑拘,交待出一批涉嫌行賄受賄的官員及專家名單。
2006年1月12日,國家藥監局藥品注冊司原司長曹文莊被立案調查,化學藥品處原處長盧愛英、國家藥典委員會原常務副秘書長王國榮一同落馬。
2006年12月22日,鄭筱萸被“雙規”。幾天之后,遼寧省藥監局局長張樹森亦被逮捕。
隨后,廣東佰易人免疫球蛋白事件爆發……
2007年5月16日,北京市第一中級人民法院判處鄭筱萸死刑。7月10日上午,鄭筱萸被執行死刑……
盡管在鄭筱萸的治下,藥品管理已經混亂到令人發指的地步,但大家也都知道,鄭筱萸個人是埋不了整個國家看病貴的賬單,人們對藥監局確保食品藥品質量安全的能力和公信力已經產生了懷疑。成立 “大衛生部”、“健康委員會”、“衛生委”的聲音也開始逐漸強烈起來。
2006年全國兩會上,原衛生部副部長朱慶生等政協委員提出,國家應該將醫藥統一管理,成立國家衛生工作委員會。當時有人認為,此提案是對國家食品藥品監督管理局藥品監管不力的一種反映。
結束10年“獨立”生涯:
能否成為解決“看病貴”的一劑良藥?
2008年3月15日,十一屆全國人大一次會議第五次全體會議,通過了國務院機構改革方案,國家食品藥品監督管理局改由衛生部管理,調整食品藥品管理職能,衛生部負責組織制定食品安全標準、藥品法典,建立國家基本藥物制度;國家食品藥品監督管理局負責食品衛生許可,監管餐飲業、食堂等消費環節食品安全,監管藥品的科研、生產、流通、使用和藥品安全等。
至此,“獨立”才10年的國家食品藥品監督管理局,又回歸衛生部管理。
藥監局回歸衛生部,是否就能確保食品藥品安全,就能徹底解決目前百姓看病貴的問題?
中國政法大學憲法、行政法學博士董言禮說,國家藥監局劃歸衛生部,從行政改革的角度看,主要是為了減少多頭管理,避免一個問題需要幾個部委來協調的扯皮現象,避免行政資源的浪費和行政成本的無效增加,提高工作效率,轉換政府部門職能。至于解決看病貴的問題,也不是組建一個大衛生部就能一蹴而就的。
衛生部門經常講,看病貴的主要原因是藥費太貴,現在合到一處,更加便于協調了。但是,下一步的關鍵是職責分明而且能夠相互制衡,在監管別人的時候,自己也能被有效地監管。醫院的管辦要分開。衛生行政領導一方面是大院長、總院長,同時手里握著藥品科研、生產、流通、使用和安全等的監管大權,不是一件好事。
董言禮說,藥監局在衛生部內的定位也至關重要,到底只是衛生部一個完全的下屬部門,還是具有中立性和一定的獨立性?包括已經實行了6年的省級以下垂直管理,下一步怎么走?如何穩定這支隊伍?確保機構轉換期間正常的監管工作不受影響等,都是今后一個時期需要重點關注并著力解決的。
對于老百姓而言,國家藥監局劃歸衛生部,只能說有了解決看病貴的希望,但前面的路,還有很長很長。
國家藥監局十年大事記
1998年4月16日,國家藥品監督管理局正式掛牌成立,鄭筱萸任局長。
1999年1月13日,河北省藥監局掛牌,成為首個地方藥監局。
2000年6月7日,藥監系統機構改革,省級以下藥監系統從隸屬各個地方行政機構變為垂直管理。
2005年6月22日,61歲的鄭筱萸被免職,邵明立任局長。
2006年12月22日,擔任中國藥協會會長的鄭筱萸被“雙規”。
2007年5月16日,北京市第一中級人民法院判處鄭筱萸死刑。
2008年3月15日,十一屆全國人大一次會議第五次全體會議,通過了國務院機構改革方案,國家食品藥品監督管理局改由衛生部管理。(作者:趙安平 劉橋斌 趙廣泉)
圖片報道 | 更多>>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