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關注焦點
中共十七大報告中指出,探索建立農村養老保險制度。
在去年的全國“兩會”上,溫家寶所作的政府工作報告中也講到:鼓勵各地開展農村養老保險試點。
據了解,《關于開展新型農村社會養老保險試點的指導意見》將上報國務院審議。
2月19日,人力資源和社會保障部部長尹蔚民曾稱,2009年開展新型農村養老保險試點。
值得關注的是,“中央財政支出沒有一分錢用于農民養老”的現實狀況將改變。
“從目前的討論來看,新型農村社會養老保險(以下簡稱“新農保”)試點方案中,基礎養老金是亮點。”在楊團看來,方案的結構是對的,既照顧了現狀,也考慮到了未來的社會經濟發展。
楊團是中國社科院社會政策研究中心主任,曾應人力資源和社會保障部之邀,參與新農保試點方案的討論。
成稿于去年10月的《關于開展新型農村社會養老保險試點的指導意見(征求意見稿)》,勾勒出未來農村社會養老保險推進計劃:2009年試點,2012年參保率達到50%以上,2017年參保率達到80%以上,2020年基本實現全覆蓋。
從人力資源和社會保障部傳來的消息是,該指導意見將上報到國務院,根據國務院的最終決定展開試點。
60元基礎養老金擬由中央財政提供
參與新農保試點方案的討論后,楊團認為,“基礎養老金”值得關注。
一個現實情況是,小農戶收入不穩定,而養老金的領取是與保費繳納多少掛鉤的,交得少就領得少,甚至不能保證最低生活標準。
在楊團看來,政府的責任非常重要,首先要保基本,提供基礎養老金,這是在農民參加養老保險領取養老金之外,政府額外提供的。
他認為,基礎養老金可以根據經濟、社會的發展進行調整。目前全國農村平均最低生活保障水平是57元,農民的基礎養老金定在60元比較合適。
一份內部資料顯示,60元的承擔方式有兩個方案,一是中央承擔20元,地方承擔40元,還有一種方案是完全由中央承擔。
而目前的這份“指導意見”中規定,60元基礎養老金由中央財政提供,有條件的地方可以再安排資金以提高當地的基礎養老金標準。
這將一改過去“中央財政支出沒有一分錢用于農民養老”的局面。
年滿60歲繳費累計15年有望享基礎養老金
中央財政撥錢了,還有一個如何分配的問題。
“指導意見”中規定,年滿60周歲,繳費累計15年的參保人,可享受每月60元的基礎養老金。年滿60歲繳費超過15年的,每增加一年,基礎養老金可增加2元。
方案也考慮到了特殊情況,那些到了60歲、但繳費累計不夠15年的人,可以補繳。
試點開始時已超過60歲的人,補繳時可以享受減免,年齡增加一歲,繳費年限遞減3年。試點開始時已超過65歲的,可直接享受基礎養老金。
“指導意見”同時強調,減免的政策只適用試點剛開始的幾年,而且,老人享受減免政策時,其符合條件的子女必須參保繳費。
個人賬戶欲實賬管理并允許跨地區轉移
根據“指導意見”,年滿16歲的農村居民,可以自愿參加新農保。農村養老保險采取個人賬戶,實行實賬管理,避免養老保險出現空賬。
農民個人繳費多少、相關補助多少、積累資金每年產生的利率回報,都將記進賬戶,農民能看得清清楚楚。
到了60歲時,參保人可以根據個人賬戶里的資金總額和當時的平均余命,來確定養老金的領取標準。
如果以70歲為平均壽命,到了60歲以后的平均余命就是10年,合120個月,那么就按賬戶內資金總額除以120作為每個月的發放標準。如果壽命超過70歲,每個月還繼續按原來標準領取養老金,這部分由統籌資金支付。
在人力資源和社會保障部的思路中,對新農保將實行低標準起步。初步設想試點階段的新農保基金,以縣級為核算平衡單位。
繳費標準以當地縣上一年人均收入的4%—8%為標準,參保人可以自愿多繳,但最高不超過30%。
“指導意見”還規定,新農保實行后,允許跨地區轉移,并按新參保地的標準核算,享受相應待遇。
爭取年底前試點覆蓋全國10%縣(市、區)
建立新型農村社會養老保險制度的時機,一直備受關注。
去年11月16日,在2007—2008年中國人類發展報告發布會上,人力資源和社會保障部農村社會保險司司長趙殿國到會發言,他表示目前逐步建立農村社會養老保險制度的條件已經具備。
他說,我國財力增長迅速,可以解決農民的養老保險,現在全國60歲以上的人口有1.5億,其中農村人口占到1億左右。
如果財政給60歲以上的農村老人每人每月提供60元的基礎養老金,一個人一年是720元,全國1億農村老年人口是720億元,相當于2008年中央財政支出的2%。
用趙殿國的話說,“用2%的中央財政支出就能建立低水平、廣覆蓋的農村社會養老保險制度。”
一個更近的目標是,今年2月19日,在全國人力資源和社會保障部工作會議上,人力資源和社會保障部部長尹蔚民說,2009年開展新型農村養老保險試點,爭取年底前新農保試點覆蓋全國10%的縣(市、區)。(記者 錢昊平 北京報道)
“解決農村養老,各級政府都應擔責”
農村社會保險司副司長和相關專家為農村養老困局把脈,土地養老和養兒防老已漸失意義
近日,針對農村養老問題,本報記者分別采訪相關部門負責人和專家,聽取他們剖析中國農村養老現狀,追溯農村養老制度,并給予務實的建議。
“一個國家不可能是在財政多到沒地方花的時候,再去搞農村養老保險。”——劉從龍 人力資源和社會保障部農村社會保險司副司長
“中央財政一定要拿錢,現在我們的稅收,中央拿了大頭,那么就該有財權和事權的統一。”——楊團 中國社科院社會政策研究中心副主任
“有一段時期,人們認為農民有土地就可以養老了,政府可以不管。但中國人多地少,很多地方的土地收益又非常低,不能承擔保障功能。”——呂學靜 首都經貿大學勞動與社會保障系主任
“自古確實有養兒防老的觀念,但那是跟農耕文化相適應的。到了今天,僅靠家庭養老是不行的。”——唐鈞 中國社科院社會政策研究中心秘書長
老齡化的不良后果落在農村
新京報:農民的養老問題一直備受關注,應該如何看待農村養老問題的緊迫性?
唐鈞(以下簡稱“唐”):中國已進入老齡化社會,而老齡化的不良后果又會落在農村,這就迫切需要解決農村的養老問題。
新京報:為什么會落在農村?
唐:中國是一個城鄉二元社會,二元結構導致很多農村的年輕人進入城市,充實了那里的勞動力。所以,城市相對感覺到的老齡化帶去的壓力比較小。但農村就不同了,大量年輕人外流,老年人的養老、經濟來源、服務料理、情感慰藉都成問題。
新京報:能否用數字來說明老齡化給農村養老帶來的壓力?
楊團(以下簡稱“楊”):先說全國的老齡化,一是老齡人口規模巨大,60周歲以上老年人口已經達到1.53億,其中農村超過1億;二是老齡化發展迅速,65歲以上老年人占總人口的比例由7%提升到14%,發達國家大多用了45年以上的時間,我國只用了27年。
至于農村,老齡化水平高于城鎮1.24個百分點。而且農村的貧困老人也多于城市,是城市的3倍。
銆?a href="/common/footer/intro.shtml" target="_blank">鍏充簬鎴戜滑銆?銆? About us 銆? 銆?a href="/common/footer/contact.shtml" target="_blank">鑱旂郴鎴戜滑銆?銆?a target="_blank">騫垮憡鏈嶅姟銆?銆?a href="/common/footer/news-service.shtml" target="_blank">渚涚ǹ鏈嶅姟銆?/span>-銆?a href="/common/footer/law.shtml" target="_blank">娉曞緥澹版槑銆?銆?a target="_blank">鎷涜仒淇℃伅銆?銆?a href="/common/footer/sitemap.shtml" target="_blank">緗戠珯鍦板浘銆?銆?a target="_blank">鐣欒█鍙嶉銆?/td> |
鏈綉绔欐墍鍒婅澆淇℃伅錛屼笉浠h〃涓柊紺懼拰涓柊緗戣鐐廣?鍒婄敤鏈綉绔欑ǹ浠訛紝鍔$粡涔﹂潰鎺堟潈銆?/font>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