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落實患者安全目標,推動醫療質量持續改進
(一)加強醫療質量安全管理,開展醫療質量持續改進,支持中國醫院協會在全國各醫院開展年度患者安全目標活動。落實患者安全目標,保護患者、醫務人員及其他來院人員安全。
(二)嚴格執行查對制度,提高醫務人員對患者身份識別的準確性,防止手術患者、手術部位和術式錯誤。
(三)落實臨床藥師制和處方點評制度,提高藥物治療水平,確保患者用藥安全。
(四)改善醫務人員溝通,正確、有效執行醫囑。落實醫院感染控制和臨床實驗室“危急值”報告制度,防范醫療安全事件的發生。
九、開展重大疾病規范化診療,有效減輕患者負擔
(一)選擇常見惡性腫瘤、腎功能衰竭、小兒白血病、先心病等發病率高、疾病負擔重、社會影響大的重大疾病,借鑒發達國家的腫瘤診治經驗,立足我國國情,制定符合基本醫療服務、基本醫療保障和基本藥物供應原則的規范化診療指南,開展重大疾病的規范化診療試點工作。
(二)探索基于規范化診療的單病種支付與收費辦法,控制醫療費用,有效減輕重大疾病患者醫藥費用負擔。
(三)利用現代電子信息技術,逐步建立病理遠程診斷和會診系統,逐步解決縣醫院病理診斷問題,保障重大疾病規范化診療的基礎質量。
十、加強投訴管理,積極推進醫療糾紛人民調解,構建和諧醫患關系
(一)加強醫患溝通,防范醫療糾紛。實行醫療工作“首訴負責制”,設立或指定專門部門統一接受、處理患者和醫務人員投訴,及時處理并答復投訴人。
(二)根據患者和醫務人員投訴,開展醫療服務的持續改進。
(三)積極推進醫療糾紛人民調解和醫療責任保險工作,完善“大調解”,與司法、醫療責任保險等部門緊密配合,在縣(市、區)設立醫療糾紛人民調解委員會,培訓專職人民調解員。
(四)組織公立醫院統一加入醫療責任保險,保障醫患雙方的合法權益,化解醫療糾紛,構建和諧醫患關系。
各級衛生行政部門和醫療機構要把方便群眾看病就醫、減輕群眾經濟負擔納入公立醫院改革發展的重要內容,作為當前的一項重要工作,切實提高認識,加強領導。要完善政策制度,對醫院的工作制度進行清理,做好廢、改、立工作。要教育醫務人員牢固樹立“以病人為中心”的理念,加強醫德醫風建設。要加強信息化建設,完善技術標準,搭建統一平臺,為做好各項工作打好基礎。有關工作進展情況請及時報我部醫療服務監管司。
Copyright ©1999-2025 china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