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5歲的張明(化名)曾多次離家出走,母親黎女士一直不知道兒子到底是怎么想的,日前,她從兒子的班主任老師那里獲悉,張明“覺得生活沒意思,曾自殺過兩次……”
對兒子第一次覺得陌生和恐懼的母親黎女士,近日和張明一起走進心理訪談室……
心理事件
不順心 少年兩度自殺
11月2日,從學校回來后,張明低著下跟著父親身后,黎女士見丈夫沉著臉,而兒子露出一絲怪笑,她推測張明一定在學校里又惹了什么事情。
“出什么事了?”她問,但丈夫沒回答,張明接過話來:“明天我不去上學了!”“明天周一,你為什么不去?”黎女士有些著急,但不管她怎么追問,張明就是不說話,低著頭用刀弄著手指甲。看著漫不經心的張明,黎女士有些急,順手拿起一旁的小木條就朝兒子手上打了過去。在母親的打罵下,張明毛了:“你砍了我吧!”
一直沉默的張父聽了張明的話,毛了,走到張明跟前說:“把手機拿出來……”拿到手機后,取出手機卡,折斷。父子倆發生了爭吵,張父對張明吼了起來:“你怎么光著來,就怎么光著出去。”張父脫下張明的外套。黎女士剛想過去勸,張明就沖出了門,她跟著追了出去,卻沒有追到,反而把腳給崴了,痛了一晚。
黎女士對記者說:“我們從不粗暴對待孩子,平時都是以溝通教育為主。那天是我一次對他動手。”那晚,張明沒有回家,黎女士也沒睡著。“想到他身上只有一元錢,又沒穿外套,一定會受冷挨餓,心痛呀!”黎女士決定放下鋪面生意去找兒子。
11月3日,黎女士找到一個網吧,碰到張明曾經的小學同學,那個孩子輟學后每天就在這里掃地、吃住,空時上上網。黎女士很擔心張明,“要是有一天他也過著這樣不堪的生活,該怎么辦喲!”于是,當天她連午飯都沒有吃,直到凌晨五點才拖著疲憊的身體回到家。
11月4日,黎女士又問了張明的許多同學,還去了20多家網吧,但都沒有找到張明。黎女士決定去學校看看,張明也不在學校。后來找到班主任老師,讓她沒有想到的是,兒子曾給老師發了條短信:“我曾經自殺過兩次,生活沒有意思……”
離開學校后,在兒子自殺短信的觸動下,黎女士找到兒子決心更堅定了:“今天不管怎么,都要找到我的孩子。”工夫不負有心人,最后,黎女士在學校附近的一網吧找到了張明。看到張明的第一眼,她本來要訓斥的話卻沒說出口,反倒眼淚奪眶而去。看見母親哭了,張明也紅了眼睛。母子倆抱在了一起。
找到兒子后,黎女士的內心無法平靜,她一直擔心兒子自殺。“他真的自殺過嗎?為什么他從來沒有對我聊起過?”
11月15日,張明向母親坦然了兩次自殺經歷。
還是在2007年,張明和父母爭了兩句,到晚上還覺得難受,于是在睡覺時,他胡亂吞下了十多顆治胃病的藥丸。但一覺醒來,張明沒有覺得身體有任何異樣。
今年9月,開學后,在學校里張明又遇到不順心的事,結果又在晚上服下了不同類型的30多顆藥。張明說,有了上次的經驗,這次他加了量,而且混著吃了。但結果還是沒事。
張明自殺的膽量漸漸大起來,他認為,自殺并沒什么大不了的。兩次自殺后,他還想過買安眠藥去體驗第三次自殺。第一次聽到兒子的心里話,黎女士驚呆了。
日前,黎女士心情十分復雜,她知道該用什么樣的話來形容第一次聽到兒子說那些話。一方面,她很高興張明愿意和她擺,但又很擔心張明現在的心理狀態。“要是接下來真有第三次,我該怎么辦呀?”黎女士說。
心理對話
為了解開黎女士和張明的心結,心理專家與母子倆面對面做了交流。
黎女士:我擔心他的厭世心理越來越重
記者:平時覺得張明消極嗎?
黎女士:我發現他手機屏幕待機語常常換,內容從“一切都是虛無的”到現在“虛脫何懼畏”,看來他對一切都不在乎,想選擇一種虛脫的生活。現在,他休息時間很少,飯量也少,我很心痛。
記者:平時你們怎么溝通?
黎女士:他有時會和我聊天,但不多。他總覺得活著沒意思,而且脾氣越來越暴躁,比如有次很熱,他沖出臥室狂吼:“你們都不開風扇!”然后,他打開風扇站了一下就進屋去了,關上門再也不出來。
記者:兒子現在這種狀況,你覺得最難解決的是什么?
黎女士:我覺得兒子和父親、老師之間的交流有困難。現在他父親都不理他,我覺得這樣不好,我擔心他的厭世心理越來越重。
張明:我不是真的要自殺,我恨老師
記者:你怎么理解“虛脫何懼畏”?
張明:我覺得就算面對很壞的狀況也無所謂,也就是放棄生活。
記者:為什么想到自殺?
張明:自殺沒什么大不了的事,周圍的人都在說生活沒意思。我不是真的要自殺,只是想自殺,好奇!
記者:為什么想到把自殺的消息告訴老師?
張明:我不想直接給父母說,不然他們會覺得更嚴重。我發短信給老師,一是覺得他肯定會當回事,但又不敢輕易怎么樣;二是我想氣氣他。
記者:為什么要氣老師?
張明:我恨他!他打過我,我在課堂上和喜歡的女同學傳紙條被他發現后,他打我還說是對我好。
記者:老師打你,你怎么想?
張明:他打了就打了,我表面無所謂,但心里卻很氣,他對我不公平,太可恨了。
張父:和孩子的關系有所緩和
兩天后,記者聯系到了張明的父親,他說:“這兩天我和孩子的關系有所緩和。”他認為,是老師教育張明的方式傷了兒子的自尊。“我開導過娃娃,說老師的做法不對,不希望這樣的事情再發生。”
為了幫助張明盡快打開心結,他表示將積極配合心理輔導。
老師:張明不尊重人
記者與張明的班主任老師取得了聯系,他承認曾動手打過張明。“當時張明很傲慢,不尊重人,一時沖動下打了他。”
班主任老師表示,事后他深感后悔,愿意配合心理專家對張明進行心理輔導。
專家說法
低自尊人格 自殺是想引人注意
心理專家韻梅:張明在家長和老師面前呈現出低自尊人格。自殺傾向是他從眾、獵奇心理的表現,他并非想真的自殺,而是想借此引起家長和老師的關注。在成長過程中,張明有被人忽略的感受,而父母沒有真正進入他的內心與他溝通、互動。在與父母的相處中找不到精神支撐的張明,易接受消極情緒的影響。
專家建議:張明要進行自我激勵,去掉非黑即白的思維模式。同時,加強對學習意義和目標的重建。另外,父母對張明應多一些贊揚和肯定,發現和培養他的興趣。
心理名詞 自卑情結
這是年幼時在生活中感到自卑的結果。奧地利精神病學家阿爾弗雷德•阿德勒把這一舊術語帶入了現代詞匯。對于每個人來說,如果從嬰兒期開始就生活在一種卑下和依靠別人的狀況中,而這種狀況又是成年過程中非常重要的一方面,那么有自卑情結就不足為怪了。阿德勒從他的醫生職業生涯伊始,就站在生理學的基礎上闡述這種想法。隨后他把這一理論擴展到精神生活領域。他特別強調,當成年時仍未戰勝這種自卑感,它就會轉化成病態。(劉靜)
圖片報道 | 更多>> |
|
[國際瞭望] 外媒:4萬億投資震撼力堪比奧運
[國是議院] "并肩作戰"的朱镕基和溫家寶(圖)
[國是議院] 一起來預測周正龍案二審結果
[情感傾訴] 3次出軌 女友用懷孕逼我原諒
[國際瞭望] 視頻:布什晤奧巴馬握手后涂消毒液
[娛樂旮旯] 宋祖德:謝賢女友懷了謝霆鋒的孩子
[臺海日月] 請預測陳水扁監獄生活如何收場
[體育天空] 英稱后悔申辦奧運 欲轉讓閉幕式
[娛樂旮旯] 李宇春和芙蓉同時掉河里了?(多圖)
[管中窺史] 毛主席一天要花多少錢?
[網上談兵] 他砍過13個日本鬼子!敬個禮再走!
內地一線女星床戲盤點 | 韓國女星上位的潛規則 |
鞏俐"裸替"秀性感身材 | 敢當面罵毛澤東的女人 |
- [個唱]范范個唱 張韶涵助陣破不和傳言
- [情感]男子街頭菜刀劫持女友
- [電影]《非誠勿擾》片花
- [國際]烏克蘭議員在國會比試拳腳
- [娛樂]庾澄慶說沒與伊能靜離婚
- [星光]小S臺北性感代言
- [八卦]江語晨與周杰倫緋聞成焦點
- [科教]南極科考雪龍船遭遇強氣旋
少女交友不慎 色誘敲詐10萬元 |
因家人反對男子街頭劫持女友 |
學生軍訓猝死 學校判賠9萬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