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新網4月16日電 衛生部黨組書記張茅在最新一期的《求是》雜志撰文指出,必須清醒地認識到衛生改革發展面臨著突出的矛盾和問題。
文章指出,一是群眾看病就醫問題突出。主要表現在:第一,衛生資源總量不足,配置不合理。現有衛生資源多集中在城市,其中優質資源又多集中在大中型醫院,城鄉和區域之間差距不斷加大。同時,公共衛生和城鄉基層醫療機構資源不足,服務能力較低,服務質量不高,難以滿足人民群眾日益增長的對基本醫療衛生服務的需求。第二,醫療保障制度不夠健全。目前,仍有兩億多城鄉居民沒有參加到醫療保障制度中來,現有新型農村合作醫療、城鎮居民醫療保險制度的受益水平還比較低,不能有效解決“因病致貧和因病返貧”問題。第三,公共醫療衛生公益性質淡化。政府衛生投入不足,多數公共衛生機構仍通過“有償服務”和“以醫養防”維持運行。醫療機構則存在“以藥補醫”問題,導致部分公立醫療衛生機構服務行為扭曲,也造成醫療資源浪費,患者負擔加重。第四,藥品生產流通秩序不規范,價格虛高。目前,我國醫藥產業集中度低,流通環節過多、流通費用高,低價藥品生產難以為繼,一些企業片面追求經濟利益,藥品安全存在風險和隱患。商業賄賂、藥價虛高、不合理用藥等現象嚴重損害了群眾利益。
文章指出,二是經濟社會發展和人口老齡化對衛生工作提出了新的挑戰和要求。主要表現在:我國正處于經濟社會快速發展時期,城市化、工業化進程不斷加快,環境生態形勢嚴峻,健康風險增加,使我國面臨新的公共衛生問題;我國人口正在快速老齡化,心腦血管疾病、糖尿病和惡性腫瘤等慢性非傳染性疾病患病率不斷提高,防治難度加大;SARS等新發傳染病的出現,結核病、性病等傳染病死灰復燃,加大了疾病防治任務,形成了經濟社會發展的雙重疾病負擔。
文章強調,總之,我國現行醫藥衛生體制還不適應經濟社會快速發展的需要,難以應對公共衛生問題的巨大挑戰,不足以滿足廣大人民群眾的健康需求,必須不斷深化醫藥衛生體制改革,解決制約衛生事業發展的體制性、機制性和結構性問題,實現黨的十七大提出的2020年人人享有基本醫療衛生服務的奮斗目標。
Copyright ©1999-2024 china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