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山市地處廣東省中南部,珠江三角洲腹地,緊連廣州,鄰近港澳,地理位置優越。轄禪城、南海、順德、高明、三水5區。全市總面積3848.49平方公里,市機關駐禪城區。2006年末,戶籍人口358.06萬人,常住人口585.83多萬人。佛山是著名僑鄉,祖籍佛山的華僑和港澳同胞達130多萬人,其中港澳同胞60多萬人。
佛山土地肥沃,氣候溫和,雨量充足,四季長青,是著名的魚米之鄉。西江、北江貫穿全境,自然資源主要有陶土、巖石、玻璃砂、稀有金屬。佛山水產品資源豐富,經濟作物主要有水稻及品種繁多的水果、花卉等。
佛山“肇跡于晉,得名于唐”,是國家歷史文化名城。早在秦漢時期,這里已成為頗具規模的農漁業民聚居村落,史稱“季華鄉”。唐貞觀二年(公元628年),因在城內的塔坡崗上掘出3尊佛像,遂立石榜稱“佛山”而得名。
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后,1951年1月12日設立佛山市(指原城區);1958年設立佛山專區,轄佛山、江門、石岐3市和中山等13縣;1970年佛山專區更名為佛山地區,轄14個縣(市);1983年6月開始實行市管縣體制,轄城區、石灣區和代管南海、順德、高明、三水4市(縣級市)。2002年12月8日,國務院批準調整佛山市行政區劃,實行1市轄5區新體制。
佛山歷史悠久。唐宋年間,佛山的手工業、商業和文化已十分繁榮,至明清時,更是發展成商賈云集、工商業發達的嶺南重鎮,是中國“四大名鎮”(漢口、佛山、景德、朱仙)和“四大聚”(北京、佛山、蘇州、漢口)之一。佛山是中國近代民族工業的發源地之一。紡織、陶瓷、鑄造、醫藥四大行業鼎盛南國,先后誕生了中國第一家新式繅絲廠和第一家火柴廠,還涌現了“黃祥和”如意油、“馮了性”藥酒、“源吉林”甘和茶等一批老字號名藥。
悠久的歷史孕育了獨具魅力的嶺南傳統文化,佛山是“南國紅豆”粵劇的發祥地,是珠江三角洲民間藝術的搖籃,秋色、剪紙、木刻年畫等手工藝傳統技藝精湛、獨樹一幟。佛山的制陶藝術源遠流長,被稱為“南國陶都”。佛山是著名的武術之鄉,武術、龍舟、舞獅名聞海內外。佛山人杰地靈,明清時為“氣標兩廣的人文之邦”。近代以來,孕育了維新運動領袖康有為,政治活動家張蔭桓、戴鴻慈、譚平山、何平山、何香凝、羅登賢、鄧培,民族實業家陳啟沅、簡照南、簡玉階,文學家吳研人,武術名人黃飛鴻、李小龍等一大批杰出的歷史人物。
佛山山清水秀,歷史底蘊深厚,旅游資源十分豐富,是中國優秀旅游城市。佛山祖廟、南風古灶、東華里和康有為故居是國家重點文物保護單位,其中佛山祖廟集古代陶瓷、木雕、鑄造、建筑藝術于一體,有“東方民間藝術之宮”的美稱。佛山梁園、順德清暉園被列入廣東四大名園。南海西樵山是國家級風景名勝區,有“南粵名山數二樵”(二樵即東樵、西樵,東樵為羅浮山)之美譽,中央電視臺南海影視城、南國桃園、黃飛鴻紀念館,順德寶林寺、李小龍紀念館,高明靈龜塔、文昌塔以及三水蘆苞祖廟、森林公園度假區等都是觀光旅游的好去處。西樵疊翠(南海西樵山)、祖廟圣域(佛山祖廟)、清暉毓秀(順德清暉園)、古灶薪傳(禪城南風古灶)、花海奇觀(順德花卉世界)、云水荷香(三水荷花世界)、皂幕凌云(高明皂幕山)、南國桃源(南海南國桃園)2003年被評為佛山新八景。
圖片報道 | 更多>> |
|
- [個唱]范范個唱 張韶涵助陣破不和傳言
- [情感]男子街頭菜刀劫持女友
- [電影]《非誠勿擾》片花
- [國際]烏克蘭議員在國會比試拳腳
- [娛樂]庾澄慶說沒與伊能靜離婚
- [星光]小S臺北性感代言
- [八卦]江語晨與周杰倫緋聞成焦點
- [科教]南極科考雪龍船遭遇強氣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