養大了兒子養孫子,沒頭的苦役讓老人飽嘗嬌生慣養的苦果
老有所養的現實困惑
昨日,沙河口區興工街道泉涌社區的工作人員講述了這樣一件事:退休教師陳梅中年喪偶,她一人把兩個孩子拉扯大,長子工作多年并已結婚,但兒媳不上班,也不做家務,天天打牌;次子至今不務正業,未婚。最近長子夫婦倆又逼著她拿錢買新房。
陳梅兒子這樣的“啃老族”,在現代社會不少,社區人員憂心的是:當陳梅真的老到不能動的那一天,兩個兒子是否會做到反哺,是否會床前盡孝,若不能,畢生積蓄全部奉獻給兒子的陳梅不就真的老無所依了嗎?記者采訪中了解到,當“啃老族”主要構成者———“70后”、“80后”,這一代人的父母,正從中年半百逐漸步入老年時,陳梅的窘境不再是個案。
高薪兒子攜子一起啃老
63歲的王蕓老家在南方,她和老伴的退休金都很高。獨生子從名牌大學畢業后在大連成家立業。今年初,孫子出生后,兒子讓他們來大連幫忙照顧孩子。孫子到了能用手抓玩具的年齡,王蕓怕自己買的玩具兒媳不喜歡,就給了兒媳1500元,“給孫子買玩具的錢,你們替我們買吧!”沒想到,一直也不見兒媳買玩具回來。一天晚上,兒子還抱怨父母:“你們的孫子都好幾個月了,你們也不給買玩具。”“錢早就給你媳婦了!”王蕓剛解釋,兒子就說:“我們整天忙死了,哪有時間閑逛,你和我爸整天在家呆著,這點小事以后別麻煩我們了。”
兒子的話讓王蕓差點沒氣得背過氣去,大倒苦水:“上午必須帶孩子去公園,說空氣好,風景好,孩子得補鈣;中午,老伴看孩子,我做飯;下午,孩子睡覺,一個人看著孩子,在家干活,另一個人趕緊去買菜,緊接著再忙乎晚飯;晚飯后,兒媳說她一會兒就刷碗,卻坐在沙發上盯著電視就不動了,最后還是我刷。”
最近小兩口還宣布一個消息:“孩子不到3歲能上幼兒園前,你們不許走。不過這樣一來,現在的房子小。”王蕓夫婦只好拿出全部的幾十萬元積蓄,幫他們換了一套三居室大房。
搬了新家,王蕓的心情也沒好起來,時不時給過去的老姐妹打電話訴苦:“來大連后,日常各種支出都是我們出錢,他倆工資都高,過日子卻全指著我們。就這一個兒子,錢早晚都給他們,就是天天看他們回家啥活不干的‘大爺樣兒’,覺得憋屈。我和老伴私下說,要是我倆誰突然得了重病,手頭的錢根本不夠用,指望他們多半也是不可能的。將來我們老了,能指望上他們嗎?真不敢想!”
老人在為“嬌生慣養”埋單
“能怨誰?兒子是我們自己養的,他都不知道心疼父母,我們又有什么資格去指責兒媳?”王蕓感嘆,“我的確在為過去對兒子的嬌生慣養買單,以前覺得他只要學習好,上名牌大學,什么都無所謂,其實,‘愛的教育’這一塊,我咀嚼的是自己種下的苦果。”王蕓想好了,以后孫子大了,她和老伴就以住養老院的方式四處游山玩水,不想呆在兒子身邊遭罪受氣。
“把兒子都養大了,孫子我們也繼續養著吧!”懷著王蕓這種縱容兒女啃老心理的老人也占一定比例。專家認為,“啃老族”是中國式教育缺位所導致的一種后果,“一些中國老人把畢生積蓄都投到下一代,甚至下兩代,義無反顧,傾其所有,這其實是人生態度方面的一種決策性失誤,堵住了自己晚年的退路。”
前30年對子女的嬌生慣養,導致中老年以后遭到自私無情兒女的冷待;過去的重養輕教、重身輕心、重智輕德,也終成一種沉重的“高利貸”。社區工作人員希望陳梅、王蕓等人的遭遇,能讓那些為子女無限度付出的中年人盡早醒悟,“遇到啃老的子女不可怕,可怕的是過分縱容子女啃老的行為,換來的可能是自己的積蓄精光老無所依,和子女在社會難以真正立足的命運。”(記者徐弘)
Copyright ©1999-2024 china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