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友走了
留下肌無力妻兒
“最遺憾的就是,老顧他走得太匆忙了,什么也沒交代。”直至今日,老朱還經常這么念叨。事實上,顧祖偉并未留下遺囑,也沒有懇求老朱在自己逝后替母子三人做些什么。
朱邦月出生在福建南平一個貧農家庭,他從小就是個苦孩子。在還沒記事的時候,父親就離開了人世,母親“不知去向”,在爺爺含辛茹苦的撫養和父老鄉親們的“百家飯”下,才得以長大成人。成年后,他到鐵路上打工謀生,而后被邵武煤礦錄用,成為一名光榮的煤礦工人。在那個年代,對任何一個農民而言,能夠進入工人隊伍都意味著命運的重要升級。
初為工人,背井離鄉的老朱難免有些自卑,孤獨的他總覺得自己低人一等——直到有一天結識了煤礦財務科科長顧祖偉。顧祖偉是上海人,廈門大學畢業的高材生,他總是笑臉迎人,真誠地對待每一名同事,在單位里人緣頗好。顧祖偉的“禮賢下士”讓老朱深受感動,兩人有空便在一起聊天,顧祖偉的豐富學識讓老朱自覺長進不少,老朱也常幫顧祖偉干些劈柴、挑水之類的重體力活。
顧祖偉干不了體力活,因為他有個嚴重的生理缺陷:雞胸(軟骨頭病)。所以,縱然才華橫溢,卻很難在單位內部找到稱心的對象。1964年,顧祖偉經鄉親介紹,和老家同村的姑娘朱玲妹喜結連理。客觀地說,朱玲妹愿意嫁給顧祖偉主要有三點原因:一是他的工作“很吃香”;二是朱玲妹本人也是殘疾人;三是兩人是同鄉,容易相互理解。
朱玲妹患有遺傳性“進行性肌營養不良癥”,該病的病征有些類似于著名科學家霍金的癥狀,直至今日仍屬“絕癥”范疇。而且,該病的惡化是水滴石穿的過程,年少時病征并不明顯,隨著年紀增長,病征日益加劇,直至有一天全身“肌無力”,病者的軀體“皮包骨”,軟弱不堪。朱玲妹嫁給顧祖偉時,眾人皆知她患有此病,但當時病情尚未發作,看上去與常人無異,只是氣力較弱。在這種情況下,老朱覺得自己作為朋友,有責任幫助和照顧這一家人,他像以前那樣,一有空就到顧祖偉家幫忙劈柴、挑水、拉蜂窩煤。
顧祖偉和朱玲妹結婚的次年(1965年),兩人生下了長子顧中華;1967年,朱玲妹又懷上了第二胎。豈料,就在顧家沉浸在喜悅中時,顧祖偉突發心臟病住院。老朱陪在病榻旁,還沒來得及說上幾句話,他就撒手人寰了,留下一對妻兒和已在娘胎里待了2個月的次子。
顧祖偉走的時候,什么都沒說。老朱所說的“承諾”,其實是自己對自己的要求,是自己對故去友人在天之靈的交代。此后發生的事情,讓整個邵武煤礦的人都震驚了。
你娶了她
下半輩子就完了
老朱給顧祖偉的遺腹子取名“朱邵華”——隨自己的姓。人們都說,讓次子隨自己的姓,或許是老朱從這個家庭唯一的所得。朱玲妹的病情越來越明顯,兩個孩子一天天地長大,老朱一天天地付出著。
朱玲妹來到邵武后在礦上工作,長子2歲,遺腹子2個月大。丈夫的猝死,讓這個家失去了支柱。人們知道,朱玲妹的病情今后會越來越重,而她的兩個孩子也極有可能遺傳了這種怪病。待到某一天朱玲妹失去了勞動能力,這個稚嫩、脆弱的家庭可該怎么辦?
就是在這種情況下,將近而立之年的老朱始終不離不棄,有空便去朱玲妹家幫忙干活、照顧孩子。那個年代的社會觀念普遍保守,同事和鄰居們一方面深知朱玲妹的確需要援手,另一方面卻還是忍不住要在背后傳些風言風語:一個將近30歲的光棍,有事沒事就去寡婦家,他們之間會不會有什么干系?這些話自然逃不過老朱的耳朵。
記者看到了老朱年輕時的照片。當年的他即便算不上英俊,也堪稱五官端正,加之工人的鐵飯碗,其實并不愁找不到好媳婦。可他的脾氣真是倔,既然已經下定決心要照顧母子三人了,就堅決不拋棄、不放棄。
“只要我跟她結婚,看那些人還能說什么?!”他真的向朱玲妹求婚了。這個消息在礦上引起了轟動,大家都勸老朱“別犯傻”,“你娶了她,下半輩子就完了”。豈料老朱不僅不聽勸,還向同事們許下誓言:“為了照顧老顧的家人,我不生孩子也不要緊。老顧走了,留下孤苦伶仃的母子三個,往后的日子怎么過?作為老顧最要好的朋友,我不幫,誰幫?”
朱玲妹是個明白人,她知道自己的情況只會越來越糟,她不想拖老朱的后腿,不想剝奪老朱下半輩子的幸福。所以,死活不答應。老朱抱定了決心,窮追猛打,卻始終未能說服她。后來,居委會的同志苦口婆心地勸朱玲妹:“你不為自己,也得替兩個孩子考慮一下呀。像你這種情況,家里沒個男人是不行的。”朱玲妹經過一番激烈的思想斗爭,同意嫁給老朱。兩人于1969年結婚。
Copyright ©1999-2025 china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