現如今,越來越多的年輕人開始在互聯網上購買服裝。根據艾瑞咨詢發布的“2009-2010年中國服裝網絡購物研究報告”,2009年,中國約有8000多萬用戶在網上購買服裝,交易規模超過300億元。服裝已經超過圖書、數碼產品等,成為網購的第一大類商品,交易額也躍居各類商品的首位。 網上買服裝正在從過去個別人的小眾消費,演變為一種普遍的消費潮流。
網店服裝“低價”吸引消費者
“我現在從頭到腳,所有服裝幾乎都是在網上購買的。”在北京一家外企工作的許小姐告訴記者,去年家里買了房,每月要還5000元的房貸,經濟壓力驟然加大。面對商場里動輒上千元一件的衣服,許小姐開始嘗試網上購衣,一試之下還真上了癮。
“網店的衣服比商場便宜太多了,有些款式也不差。我現在偶爾還會逛街,遇見喜歡的衣服就去試穿,但基本從不當場購買,而是記下品牌、型號、價格等,然后到網上搜索相同產品,通常都能便宜一半以上。”許小姐最為得意的是去年從網上花60元淘到的一件雪紡連衣裙,“我后來在一家商場看到,賣280元還不讓劃價”。
“我建議所有的女性,百貨店里不打對折的時候,千萬不要去買。定價是成本的7到8倍,打個對折價格才和國外的同等產品差不多。”一位網店賣家如此評價百貨商場的服裝價位。雖然有些極端,但也從一個側面反映出服裝網店銷售紅火的重要原因。
與不用租店面、不用招店員的網店相比,服裝實體店的成本則要高得多。以品牌服裝店為例,各大商場高額的進場費、裝修費、30%以上銷售分成、各式花樣的管理費、層列費、贊助費,頻繁的促銷活動,所有這些成本都是要由服裝企業自己承擔。為了生存,很多企業只有虛標價格。促銷聲勢越來越大,服裝價格也越標越高,這種惡性循環最終導致商家和消費者兩敗俱傷。
就在傳統服裝賣場陷入“打折”、“提高原價”,“更大折扣”、“更高原價”的營銷怪圈時,網店服裝卻以其相對低廉的價格,簡單時尚的設計,快捷方便的購買,吸引著越來越多年輕人的參與。
網購服裝把握六大關鍵詞
網購服裝在帶給人們方便、快捷、省錢、時尚的同時,消費者也經常因為拿到手的服裝在顏色、大小、質量等方面與宣傳圖片中的樣品“貨不對板”而與賣家發生糾紛。為了減少“看圖購衣”可能造成的“失真”情況,專家提示消費者應當注意以下六大關鍵詞。
Copyright ©1999-2024 china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