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9年9月,我又重新坐在北京十一學校的教室。一年前的9月6日,飛機在德國法蘭克福機場降落,我開始了在異國他鄉的一年高中學習交流之路。
我懷著忐忑不安的心情換乘火車前往斯圖加特。德國人究竟是什么樣的?我的接待家庭是什么樣的?他們友好嗎?我們會不會有矛盾?
在我下火車的瞬間,一位身披德國AFS會旗的老婦人映入我的眼簾。當時僅僅看出她是AFS的負責人,沒想到當我走近她時,她看了看我衣服上的牌子,竟然一把抱住了我:“Herzlich Willkommen!”原來她就是我的德國“洋媽”。看著她這么友好的樣子,我的一切疑慮都打消了。
在拿到了作為禮物的一盒巧克力后,我的德國“洋爸”也出現了。他給我的第一印象就是:這是個典型的德國老紳士,沉著穩重,彬彬有禮,風度翩翩,唯一的美中不足就是那個具有德國特色的“啤酒肚”。
接著我們就來到了我在德國住的第一個小鎮:Kirchheim Teck。這是一個坐落在斯圖加特附近的小鎮,說句實話,讓我這個從北京來的孩子很失望啊……這地也忒小點兒了吧,這么點兒的人,這么點兒的地,連一座樓房都見不著,這不要命嗎……
我的洋爸洋媽對我表現出來了相當大的熱情,唯一的障礙是語言不通。這點不得不說一下,在AFS的交流學生中,去英語國家的學生還好些,去非英語國家的學生在交流初期遇到的語言困難是不可否認的。第一個月的感覺就像是一個嬰兒,又像是一個人呆在一間空無一物的屋子里,因為周圍人說的話你不懂,周圍的人看的東西你不懂,周圍人哈哈大笑笑什么你還是不懂,當時有點小崩潰。還好,我還會說點英語,簡單的英語交流和我豐富的肢體語言還是沒問題的。就這樣,我在德國活了下來。
來德國后的第一個周六就是中國的傳統文化節日——中秋節,我想起了AFS給我們的任務。我們是誰啊?我們是文化傳播的小大使啊!于是,我滿懷熱情地用我那中考練出的英語給我的接待家庭介紹了嫦娥的故事和中秋節的來歷,還跟他們吃了我專門從北京帶來的月餅。可惜他們不大感興趣,但我盡力了。
轉眼間,在德國的第一個月就快過去了。我的洋爸洋媽周末帶我去了愛因斯坦的出生地——烏爾姆,我興高采烈地尋找愛因斯坦曾經的家。可惜二戰時候毀了,現在竟然是個鞋店,還是個現代化的大鞋店!真沒轍。好在這兒還有一個全世界最高的教堂——烏爾姆敏斯特大教堂,那高161.6米的主塔共有768級臺階,我竟然爬上去了。俯瞰那壯麗的多瑙河和愛因斯坦誕生地的全貌,還真是挺漂亮,也算是不虛此行吧。
之后,我們來到了我那“洋姥姥”家。一進家門我就覺得不對勁,這兒怎么有那么多中國的東西啊,還都是老東西。一問才知道,敢情這一家子是八國聯軍的后代啊!什么瓶瓶罐罐、鍋碗瓢盆、桌子椅子、柜子箱子都有,連那當年二品大員的官服都有,保存得還挺好。書房的正中間竟然掛著一塊匾,上邊寫著:妙手回春。嗯?再一問,當年這是哥兒倆,老大是八國聯軍,在中國殺人放火搶東西;老二是德國“白求恩”,在中國治病救人,還挺受當地百姓愛戴,送了他這塊匾。真不知道怎么評價這哥兒倆……當然,那已是一段往事。
一年學習交流很快結束了,分手時,我和我的洋爸洋媽誰都不想哭,而是開心地說拜拜了。我們把美好的日子珍藏在心底。(徐晨赫)
Copyright ©1999-2024 china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