去海外是否能讀上“名校”,是很多高中生最關心的問題。但是,“名校情結”背后,隱藏著許多令人擔憂的問題。小林(化名)是一名普通的高一學生,想去美國念大學的他說已找多家中介公司咨詢過,許多家都承諾能幫他申請到“美國名校”。但中介的毫不猶豫信誓旦旦反而讓小林有些疑慮。
送到語言預科就撒手不管
一些中介忽悠高中生出國讀“名校”的伎倆層出不窮。有的宣稱不用外語成績可以直接入讀“名校”,其實只是把學生送到“名校”里的語言預科就撒手不管了:結果學生在國外不得不花十幾萬到幾十萬元人民幣去讀培訓班,這種培訓班在國內花幾萬元錢甚至幾千元錢就可以入讀了。而且這種語言預科班畢不了業就不能入讀大學,學生只能不斷地花費“錢財”和“青春”在名校門口轉圈圈。
某中介資深升學顧問郭老師就此提醒,想去美國名校的國內高中生不妨花一兩年時間讀個國際課程,這樣不僅以后申請的美國大學檔次會高許多,而且對考SAT也非常有利。“像小林這種學生可以在高二、高三時轉讀一些國際課程,為自己將來真正升讀名校奠定基石。”
相比之下,國內高中課程的世界認可度遠沒有這些國際課程影響力大,自然就不吃香。“不是說用國內高中學歷申請不到美國的大學,而是說想進美國名副其實的‘名校’,尤其是排名前五十的優秀大學,最好先修讀一個國際認可度高的課程‘傍身’。”
“許多時候,高中生們并不了解國內高中學歷與國際預科課程在申請海外名校時的區別所在。例如美國大學在錄取新生時,學生所修課程的難度與權威性是非常重要的考量標準之一。”
“美國名校普遍認為,世界知名度高的課程難度較高,比如IB課程或者A-Level課程這類;而修讀這一課程就意味著學生已經具備了相當的學術基礎。”
代寫個人陳述“千人一面”
還有的中介為了賺錢,將一份留學推薦信或者個人陳述模板同時賣給不同的國內學生,導致許多國內學生的推薦信或個人陳述“千人一面”。
“千萬不要相信所有中介都會掏心掏肺地幫你申請到最好的‘名校’,”現就讀于加拿大滑鐵盧大學數學系的莫煒倫同學說,“國外就曾經發生過這樣的事:一批中國學生一起申請同一所大學,大學發現每個人的申請材料都差不多,書面申請信的模式簡直就是互相‘克隆’而來的;由于這個原因,大學不相信這些中國學生提交申請的真實性,因而拒絕他們入學。其實這些中國學生的成績都達到了硬性標準,但他們錯在了完完全全把自己的申請事宜交給了不負責任的中介,最終功虧一簣!”
莫煒倫說,他自己就認識一些朋友,雖然資質十分優秀,成績達到了標準,卻因為誤信中介的推薦,不僅耽誤了留學日程,還失去了讀名校的機會———“他比我年長,讀的年級卻比我還低。這是多么得不償失。”他認為,之所以會出現這樣的情況,一是因為同學們不想花費太多時間準備材料申請名校,覺得信賴中介就可以“偷偷懶”;二是因為同學們自身對國外的留學情況和大學情況缺乏了解,誤信了不準確的信息;三是因為一些中介本身在國外就已經聲名狼藉,被許多著名大學列入了“黑名單”,而國內的學生和家長還被蒙在鼓里,不知道選擇這種中介的危險性。
準留學生應學會主動溝通
專家建議,在有條件的情況下,對于申請國外大學這件事,大家最好能夠“自己動手,豐衣足食”———多打聽學校的情況,多和學校的招生官員溝通,根據對方的需求自己準備材料;一旦申請中出現問題,要親自處理,及時溝通,讓對方感受到你的誠意。越早鎖定目標,越早開始準備,越早和對方溝通,就越對自己有利。一來,可以利用信息搜索的機會加深對目標學校的了解,不至于誤信中介的信息;二來,可以在互相溝通的過程中加深自己在學校招生官員心目中印象,使學校更加地了解自己,不至于因為小小的誤會或問題而輕易被拒絕。
郭老師表示,如果一個學生在申請大學時候只顧著提交材料,而他自己卻從未有和學校進行主動的溝通和聯絡,那會使招生官員怎么想?很明顯,如果招生官感覺不到你的誠意和熱情的話,冷冰冰的文字材料是無法吸引他來關注你獨特的個人魅力的。(李志偉 彭思卉)
Copyright ©1999-2025 china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