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0年1月,北京大學外國語學院大三學生劉龍,以交流生身份來到埃及首都開羅,在開羅大學學習一個學期。宏偉的金字塔、壯觀的蘇伊士運河、美麗的紅海使他贊不絕口,尤其是紅海,海水湛藍,游客可以自由自在地在海里潛水,身邊各式各樣的魚和珊瑚清晰可見,真是一種難得的享受。
中國青年報:埃及的高等教育水平怎么樣?
劉龍:埃及大學很少,但上學幾乎免費,吃住收費也特別低,只收實際開銷的10%,其余都是國家財政補貼。因為大學比較少,入學又容易,所以學校的學生數量很龐大,開羅大學就有約20萬名學生。
和我們一樣,埃及也有高考,但分數要求比較低,他們也是按照分數高低選擇冷熱專業的。語言專業很熱門,畢業后可以當導游,收入是普通專業的10倍以上。政經學院也比較熱,學生畢業后可以加入政黨。埃及的大學實行寬進嚴出,如果學生不好好上課,就要留級,聽說有個學生上了十多年大學才畢業。
中國青年報:那里的大學畢業生就業好嗎?
劉龍:這就說不準了。我們在埃及乘坐出租車,隨便一個司機都可能是開羅大學畢業的。在他們看來,大學生開出租車是很平常的事。由于國內就業機會比較少,他們還會去沙特、科威特等石油國家找工作,也有人去歐美或中國留學。
中國青年報:埃及人什么特點給你印象最深?
劉龍:西方有句諺語:“中國人的頭,阿拉伯人的口。”埃及人特別能侃,校園里個個都是辯論家、演講家,侃起來滔滔不絕。讓我佩服的是他們晚上精力特別充沛,夜里兩點之前很少有人睡覺,可早上四五點鐘就爬起來做晨禮。不過,晨禮之后他們還會睡個回籠覺,等到八九點再起來。
我感受最深的是埃及人民非常熱心。比如說你找人問路,即使他不知道路,也會拉著你的手挨個問其他人,直到幫你找到答案才離開。埃及人民天生很樂觀,雖然社會整體收入比較低,平均月收入才400埃磅(1埃磅約合1.2元人民幣——編者注),有的才200埃鎊,但大家都過得很快樂,感覺精神很富足。
中國青年報:我們都知道埃及文化源遠流長,你感受如何?
劉龍:埃及的文化確實很發達。比如書籍印刷,可以說影響很大。從整個阿拉伯世界看,數埃及電影拍得最多、影響力最廣。有意思的是,埃及的電影明星并不都是俊男靚女,而且都長得很胖,這可能跟他們的審美有關。另外,很多電影明星是喜劇明星。
中國青年報:埃及人的生活節奏快嗎?
劉龍:挺慢的。一天也就工作3~4小時,早上九十點鐘開始工作,下午一兩點就下班了。工作之余,大家會坐在街邊喝茶、喝咖啡、抽水煙、聊天,那叫一個悠閑。雖然埃及人收入普遍不高,但由于有全民糧食補助,大家并沒有很強的危機意識,因此活得不累。
中國青年報:埃及最重要的節日是什么?
劉龍:埃及也有“春節”,但根據的是阿拉伯歷法。埃及人更熱衷過宗教節日,比如開齋節、宰牲節等。當地歷書的九月是齋月,一整月都是白天不能吃飯,到了晚上才能吃飯,通常這時人已經很餓了,吃得也會特別多。齋月結束后,埃及人會重新恢復正常飲食,殺牛宰羊,就有了宰牲節和開齋節。
中國青年報:埃及人對中國人的印象怎么樣?
劉龍:在埃及,有很多中國人和歐美人。相比之下,我感覺他們對中國人更友好。埃及人民喜歡中國的文化是一方面,同時中國的發展對他們來說也意味著就業機會。很多埃及人覺得在本國就業機會少,就喜歡到中國工作,特別是當導游,很吃香,收入也很可觀。(莊姝婷)
參與互動(0) | 【編輯:朱峰】 |
Copyright ©1999-2025 china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