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新網(wǎng)杭州8月2日電(見習記者 楊瀟瀟 通訊員 賈雪莎 劉治乾)用軍綠裝點青春,用生命書寫忠誠。換去綠色的軍裝,他們華麗轉身,初心不改,雖已身不在軍營,卻一直用自己的行動守護著浙江大地,他們就是曾經將青春與熱情獻給部隊的退伍軍人,轉業(yè)不轉志,退伍不褪色。
58歲的金華市看守所民警王葉青是個老先進了。1997年,王葉青從紹興市武警支隊退役,轉業(yè)后曾在紹興市公安局經偵支隊和金華市看守所過渡管理大隊工作。2016年,一直分管監(jiān)室的他調整到收押崗位。
在收押崗位,其中一項工作是負責押解提訊、提審在押人員,也就是將在押人員從監(jiān)室?guī)У教釋徥,提審完后再帶回監(jiān)室。這活看似簡單,卻不輕松。曾有一個同事測算過,有一天,提審了160個人,3名民警2名輔警不停地穿梭,一個人每天往返的行程達到13公里。王葉青風趣地將它稱作工作鍛煉兩不誤。“不干好決不罷休”“不能給軍人丟臉”……他說這是所里軍轉干部的共同點。
“社會上不少人對管教工作有誤解,認為只要人關在里面不跑掉就好了!蓖跞~青表示,看守所管理工作并非外界想的那么輕松,管教不僅僅只是簡單確保監(jiān)室內不出現(xiàn)安全事故,管人還得管心,既要管理也要教育。
在實際工作中,對于不時面對的新情況、新問題和新挑戰(zhàn),王葉青及時總結經驗教訓,多年下來,王葉青的50多篇情報信息、工作動態(tài)、調研文章被上級機關以及單位錄用并發(fā)表。
比起在部隊帶兵,管理在押人員自然難的多,但他充滿信心。在他所管教過的在押人員中,不少人在去監(jiān)獄前會特意向他告別,流著眼淚感謝他的挽救教育。
退伍軍人中,像王葉青一樣進入看守所工作的民警不在少數(shù),他們在“與世隔絕”的高墻電網(wǎng)之內,在徹夜往返的巡視道里,用辛勤和汗水詮釋著責任與擔當。
而比起軍裝綠到警察藍,從麗水武警支隊退伍的張冬軍卻選擇用創(chuàng)業(yè)的方式體現(xiàn)一名軍人的堅守。作為一名山東人,張冬軍自2014年退伍后,沒有回山東老家,而是選擇留在麗水安家立業(yè)。
“8年軍旅生涯給了我很多,麗水人民也給了我很多,我要用在部隊學到的本領,回饋麗水人民。”張冬軍稱,自己想創(chuàng)立一家保安公司,用之前在部隊工作的經驗和自己的努力,為麗水的經濟建設服務,也為老百姓服務。
2015年,張冬軍用剛拿到的20萬復員費,成立了浙江聯(lián)和保安有限公司,主要經營單位內保、商業(yè)護衛(wèi)、隨身護衛(wèi)、巡邏、處警及輔助公安等安全維護工作,隊員主要來自退伍軍人及社會優(yōu)秀青年,為復轉退人員提供創(chuàng)業(yè)的舞臺。
但理想和現(xiàn)實總是有差距,因保安公司是一個很特殊的行業(yè),除了門檻高之外,社會認可度也影響著公司的經營創(chuàng)收。張冬軍經過考慮,決定將復原費全部投入到公司發(fā)展基礎設施更新上面。
張冬軍的妻子包柳芬起初很想不通,兩人2014年剛結婚,丈夫卻將原計劃換房的錢全部創(chuàng)了業(yè),但看到丈夫的決心后,包柳芬也慢慢接受并且支持。
如今,張冬軍公司的業(yè)務已輻射到了麗水市的各個縣,公司也日益發(fā)展壯大。但唯一讓他感到有些遺憾的,就是由于對公司的大量投入,一直都沒有為家里換一套大一點的房子,全家人還是住在最初那套50多平方的小房子。因此張冬軍希望,在公司越來越好的同時,也能早日擁有一套屬于自己的大房子,給老人孩子一個比較好的環(huán)境。
鐵打的營盤流水的兵。在新的征程中,對于這些曾經的軍人來說,改變的只是職業(yè)和地點,不變的是忠誠和擔當。
從軍中硬漢到警營尖兵,從保衛(wèi)祖國到守衛(wèi)一方,他們用自己的方式詮釋著對黨忠誠和社會責任感,始終貫徹退伍軍人“言必行行必果”的戰(zhàn)斗作風,為社會和諧穩(wěn)定貢獻自己的力量。(完)
Copyright ©1999-2024 china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