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新網2月8日電 眼下正是春運返程高峰,不少人為求得一張小小的火車票四處托關系找熟人。陪著笑臉,連聲感謝地從“有關系”的人手中接過火車票,轉身心中涌起一股酸澀。官方媒體人民日報·海外版今天載文指出, 火車票難買,車票太少是根本原因。
文章進一步指出,車票的多少是由我國鐵路的運能決定的。在車票少的背后,是我國鐵路運能不足的壟斷經營體制。
文章說,火車票是自己花錢買的,為什么付給別人錢還要求著人?我們生活的環境已經告別了供不應求的短缺時代,日常習慣了買東西挑來挑去,這買火車票的滋味真是讓人不好受。在疲累中,多少次心中涌出一股渴望,火車票什么時候能像飛機票那樣好買?
文章分析說,新中國成立以來,我國鐵路發展取得了很大成就,特別是“九五”期間,我國鐵路營業里程平均每年增加1000多公里,這在中國鐵路歷史上是少有的。但是,鐵路的發展與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的需求相比,仍然滯后。我國鐵路路網覆蓋率較低,特別是西部路網不完善,運輸能力總量不足;鐵路運輸結構性矛盾突出,造成有的地方運能閑置,有的地方運能緊張,有的時候運能閑置,有的時候運能緊張;鐵路技術裝備水平也不適應現代化運輸要求。鐵路線路不足,發出的列車不足,而要求坐車的人又多,火車票自然就不好買了。
與火車票難買形成鮮明對照的是,我國民航機票到處打折銷售。民航企業打折賣票,有一肚子的不得已。飛機多,坐的人少,為爭奪有限的客源,各家企業降價搶客。可見,火車票要走出“難買”,從根本上講,必須加快鐵路運輸的發展,多修鐵路,多開列車,這是解決鐵路運能不足的治本之舉。
但是,目前鐵路行業壟斷格局尚未打破,企業競爭壓力不足,缺乏自覺改善服務質量,提高經濟效益的內在動力。尤其是,在鐵路建設上,缺少市場化投融資機制,導致投資渠道單一,建設資金不足。沒有錢,多修鐵路的困難,是顯而易見的。
文章指出,“火車票難買”的呼聲,對鐵路生產關系調整提出了迫切的要求。國家“十五”規劃中明確提出,鐵路、民航等壟斷性行業要推進管理體制改革,引入競爭機制。歷史已經把鐵路推到了改革的風口浪尖上。
文章最后說,我們有理由相信,隨著鐵路改革的推進,隨著壟斷被打破,鐵路大門打開,更多的資源能夠流向鐵路,我國必將修起更多鐵路,開出更多更好的列車。那時,火車票難買將像曾經發生過的彩電難買一樣,成為歷史。我們期待著,這一天盡快到來。(林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