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新社北京三月七日電平均二十八人養一個“吃皇糧”的人員,由財政供養的中國行政事業單位人員,目前已達四千五百多萬之巨,“吃飯財政”再次成為政協委員們關注的焦點。
江西省工商聯副會長王翔委員算了一筆賬,按平均每人每年最少一萬元工資標準計算,現有的財政供養人員一年就需要財政供給工資四千五百億元人民幣,占國家總財力的比例很大。財政供養人增加還要提供辦公設施、住房、醫療保障、養老保險等,若將這些考慮進去,每增加一個人,一年至少需增加財政支出二萬元以上,財政負擔更為沉重。
王翔委員認為,雖然政府在三年內裁剪了百分之五十的公務員,但很多地方精簡工作并沒有落到實處,從行政機關裁出的人員不少“分流”進了事業單位,實際上同樣是財政供養的主要對象。
經濟學家吳敬璉委員指出,我國的機構臃腫和人員膨脹在某種程度上講已到了極限。財政成為“吃飯型”的財政,財政再分配的其它職能大受制約,嚴重影響許多重要的投入,如此發展下去,國民經濟的發展將嚴重受阻。
王翔奏員提出,機構精簡,縮減財政供養人員,要做的工作很多,其中不妨也引入“定量分析”。應根據工作效益、財力情況等測出一個比例數,在全國總人口中,行政官員應占百分之幾,事業單位應占百分之幾,應有一個尺度,然后照此嚴加控制,該裁的人員堅決裁員,該撤掉的機構堅決撤掉?傊,要迅速改變二十八人養一個“吃皇糧”的局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