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新社沈陽三月九日電 題:讓中國人不僅吃得飽、而且吃得好--記中國著名水稻育種專家許雷
中新社記者 金果林
黝黑發紅的臉膛,鼻梁上架一副高度近視眼鏡,這就是許雷、一位中國著名水稻育種專家的形象。近四十個春秋寒暑,許雷風里來、雨里去,一望無際的稻田,成了他夢之所系、心之所系的地方。“讓中國人不僅能吃得飽、而且還要吃得好”,這是許雷平生最大的愿望和理想。
為了這一理想,一九六六年,十八歲的農家仔許雷走出農業學校的大門,來到了遼河入海口三角洲地帶一片被稱為“南大荒”的地方,開始了在白花花的鹽堿灘種植水稻的科研實驗。在泥水里摸爬滾打了三十年,孜孜以求、苦苦探索的許雷終于以卓著的業績而聲名鵲起,成為在中國農業領域里做為“第一完成人”唯一選育粳稻品種最多、獲獎最多的專家,贏得了“中國粳稻之王”的美稱。
許雷總結并創造出了具有很高價值的快速育種法--“人工選擇理論”及“性狀相關選擇法”,設計了優質、豐產、抗御多種病蟲害新品種的全新育種程序,制定了早代米質檢測方法和抗病鑒定技術,主持選育出生產應用的四個系列八十二個水稻、旱稻、特種稻新品種,獲得了國際水稻育種最高金獎、中國國際農業博覽會優質米水稻品種國際名牌產品獎、國家重大科技發明獎、省部級科技進步獎、國家優質米水稻品種金獎與銀獎等一大批重要獎項,被評為國家級有突出貢獻專家,享受中國國務院政府特殊津貼。
從上個世紀八十年代中期開始到九十年代末期,許雷連續主持五項中國國家水稻重點課題和七項省、部級水、旱稻重點課題。進入新世紀,許雷繼續主持中國國家及省級水、旱稻重點課題。他主持選育的水稻新品種一般畝產在五百五十至七百五十公斤之間,在新疆種植的最高畝產達到一千一百零五公斤,使稱雄中國北方十四年的日本水稻品種“豐錦”甘拜下風,標志著中國水稻育種技術躍居國際領先水平,成為蜚聲海內外的中國著名育種專家。
令人稱道的是,許雷選育的水稻新品種九成以上為優質米品種,米質晶瑩、口感甜潤,特別是“遼鹽”系列、“雨田”系列等優質米水稻新品種已在中國北方適宜稻區累計推廣一億三千多萬畝,增產稻谷七十億多公斤,為農民增收一百多億元人民幣,其中“遼鹽”系列從八年前開始就已經被國家列為重點推廣項目,受到北方稻區農民的歡迎,實現了他“讓中國人不僅吃得飽、而且吃得好”的這一愿望。
這些年來,許雷的特殊貢獻贏得了各個方面的廣泛贊譽,先后被推選為八屆全國人大代表、中國國家級專家、全國農業科技推廣先進個人、中國當代科技之星、全國農墾系統科研先進個人、遼寧省勞動模范、遼寧省優秀企業家、遼寧省優秀專家等,還擔任過遼寧省鹽堿地利用研究所水稻育種室主任、中國北方水稻良種推廣協作網網長、中國農墾北方稻作協會秘書長、《墾殖與稻作》雜志編委會副主任、解放軍沈陽軍區稻作生產顧問等職。
為了推進科研成果的迅速轉化,在九十年代后期,許雷匯集了一批有志于種子事業的育種及管理專家與科技人才,大膽地組建起“盤錦北方農業技術開發有限公司”,集優質稻種選育、生產和推廣經營于一體,力圖成為一家國內領先的農業高科技種子經營企業。
如今的許雷,又開始了新的創業之路,愿他能在新世紀里給中國人帶來新的福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