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新網廈門四月二十七日電(記者楊伏山)廈門第一中學積極探索、實施“社會課程”方案,學生獲得社會課程學分不足者,將不能參加優秀學生評選和向高校保送。據稱,此舉目前在中國內地中學中尚不多見。
據廈門一中校長任勇今日披露,該校推出的這一舉措,著眼于促進學生綜合素質的發展,利用廈門豐富的社會課程資源,為學生發展創造更大的空間和平臺。其主要內容包括:一,讓學生走向社會——建設“廈門一中活動百項基地”,利用社會活動、科研場所,成為學生必選課、社會實踐、研究性學習、專項訓練的場所;二,把專家請進校園——開設“廈門一中教育百家講壇”,利用雙休日、寒暑假和其他可以利用的時間,按學生需求,為學生開設各類講座、發展有關活動。
引人注目的是,該校所有“社會課程”的實施,輔以“學分制”保障。該校規定,除了畢業班之外,每位學生每學年必須獲取二十個學分以上,否則,不能參加三好學生、優秀學生干部等評選;高中階段每年均取得二十學分的學生才有資格成為高校保送資格生或推薦生。
據了解,該校這一教育改革創新舉措,迅速得到此間包括國家級專門機構等在內的眾多單位和團體的回應和支持。目前,已有綜合類、時政類、科技類、醫學類、文化類、藝術類、體育類、研修類、校友類和特別類等十個類別的單位和團體,將派遣有關專家、學者提供各種方式的支持。(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