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新網5月14日電 昨天,中國人民銀行在銀行間債券市場貼現發行2003年第四期和第五期央行票據,這是央行首次在一天之內發行兩期票據。據悉,昨天貼現發行總額達200億元的央行票據,與4月29日、5月6日分別100億元的發行量相比,足足翻了一倍。
《北京青年報》今天援引有關專家表示,央行近日在票據發行方面頻頻出手,意欲增加貨幣政策可供選擇的工具,以控制潛在的通貨膨脹風險。
-央行票據受到機構追捧
據了解,昨天的兩期票據在銀行間市場一登場就受到了機構的追捧。一家銀行資金部的交易員告訴記者,現在的問題不是買多少,而是出手晚了就買不到。根據中央國債結算公司的統計,上周二上市的二期央行票據,在48家有權參與投標的機構中有23家投標,認購倍數達到1.8倍,在四個交易日中累計成交金額達27億元;而上周四上市的第三期央行票據再次升溫,28家機構投標,認購倍數增長為2.6倍,最初的兩個交易日內就成交了11.6億元。業內人士分析認為,昨天發行的兩期票據,估計比前兩期票據還要走俏。
在二、三期的票據認購中,工行、建行、農行和廣東發展銀行認購額都超過了10萬元,而北京市商業銀行、上海銀行等股份制商業銀行也紛紛出擊,認購額度從幾千到十幾萬不等。一家銀行的交易員在分析票據火爆的原因時表示,現在不少銀行手頭都有富余資金,在放貸不是十分充分的情況下,也在尋找新的融資手段。把資金上存給央行,利率僅為1.89%。而央行票據則類似于一種短期金融債券,收益率在2.1%左右,再加上良好的流動性,對各家銀行具有相當大的吸引力。
-央行票據調節貨幣供應量
據央行昨天最新公布的4月份統計數據,今年4月份廣義貨幣供應量增長明顯加快,4月末廣義貨幣M2余額為19.61萬億元,同比增長19.2%,比上月末高0.7個百分點,貨幣供應量M2增幅繼續提高,創1997年6月以來的新高。
有專家認為,去年我國M2和GDP之比已經達到1.8,遠高于美國的0.54和日本的1.29,該比率越高整體支付風險越大,說明信用過分集中于銀行。由此看來,M2的增速已經存在一定風險。而且M2按照目前的增長速度,5年后貨幣供應量將達到45萬億元,GDP按8%的增長速度,5年后僅為15萬億元,存在逐漸增大的通脹壓力。
為回籠商業銀行手中富余資金,保持基礎貨幣的平穩增長和貨幣市場利率的相對穩定,自今年2月11日起,央行已連續進行二十次正回購交易,累計回籠資金達2140億元。但是,到目前M1、M2的同比增長幅度仍然居高不下。顯然,目前債券數量不多,央行繼續進行正回購操作的空間已經不大,而央行選擇票據發行調節貨幣供應量,目前情況也顯示,票據發行正有效地回籠商業銀行資金。
-央行發行票據只是權宜之計
一些證券業的人士對央行長期發行票據也有一些不同的看法。據《經濟參考報》報道,有券商就表示,央行票據的發行,肯定會活躍貨幣市場的交投。但市場的資金總量有數,貨幣市場、債券市場的資金多了,股票市場的資金自然少了。如果央行把發行票據作為長期的政策工具,必然會對股票市場的資金面產生較大影響。
不過,也有專家認為,發行短期票據有利于溝通貨幣市場和資本市場的聯系。在股市行情不好的時候,券商可以多持有短期債券;行情向好反轉時,券商可以用持有的債券融資。此外,央行票據上市后,一方面可以為形成市場短期利率基準作準備,另一方面,還有利于央行及時靈活調控市場資金供求。如果下半年行情有所變化,央行公開市場操作的方式也會相應做出調整。(來源:北京青年報 作者:王旭)
中央銀行票據即中國人民銀行發行的短期債券,央行通過發行央行票據可以回籠基礎貨幣,央行票據到期則體現為投放基礎貨幣。從交易品種看,中國人民銀行公開市場業務債券交易主要包括回購交易、現券交易和發行中央銀行票據三大方面。其中回購交易分為正回購和逆回購兩種,正回購為中國人民銀行向一級交易商賣出有價證券,并約定在未來特定日期買回有價證券的交易行為;逆回購為中國人民銀行向一級交易商購買有價證券,并約定在未來特定日期將有價證券賣給一級交易商的交易行為。
———摘自央行《2002年貨幣政策執行報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