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新網5月19日電 日前公布的中國人民銀行2003年第一季度貨幣政策執行報告再次將利率市場化提到重要的地位。
證券日報今天載文指,今年以來,央行努力推進利率市場化改革的政策意圖非常明顯。在人民幣貸款利率逐步放開的同時,存款利率是否也會有所突破正受到人們的日益關注。
在《2002年貨幣政策執行報告》中,已明確了利率市場化改革的目標、總體思路,并提出制定利率市場化改革的中長期規劃。同月召開的中國人民銀行貨幣政策委員會2003年第一季度例會再次提出要穩步推進利率市場化。
本著“先外幣、后本幣;先貸款、后存款;先長期、大額,后短期、小額”的改革思路,2000年央行改革了外幣利率管理體制。下一步國內存款利率市場化將成為改革重點。有專家認為,保險公司的大額協議存款很可能成為存款利率市場化的突破點。
1999年10月,央行對保險公司大額定期存款實行協議利率,規定對保險公司3000萬元以上、5年以上大額定期存款,實行保險公司與商業銀行雙方協商利率的辦法。專家建議可考慮用無紙化的大額存單逐步取代協議存款,進而通過發展這種可轉讓存單,推進長期、大額存款利率市場化。
中國人民銀行貨幣政策司司長戴根有今年2月在接受國內媒體專訪時表示,根據利率市場化改革的總體思路,2003年應適當擴大企業貸款利率上浮幅度。而目前保險公司的大額協議存款已是一種半市場化的金融工具,可以考慮以無紙化的大額存單逐步取代協議存款,通過發行可轉讓存單推進長期、大額存款利率市場化。
無論是存款還是貸款利率市場化都離不開基準利率的形成,而市場其他利率均應根據基準利率進行調整,同時一個穩定的短期利率作為整個市場的基準利率也為央行貨幣政策實施提供有效的操作目標。目前我國浮動利率債券只能以中國人民銀行一年期存款利率為基準并不能很好地反映市場利率的實際情況。
今年4月22日央行正式通過公開市場業務操作發行中央銀行票據,中央銀行票據將成為貨幣政策日常操作的一項重要工具。戴根有司長明確表示,中央銀行票據的發行利率將為整個市場利率體系提供利率基準,同時也將加快利率市場化進程,它將對提高未來貨幣政策有效性和推動金融市場發展產生深遠的影響。
利率市場化一旦真正全面運行起來必然會對國內商業銀行現有業務造成巨大影響。從近期公布的國內部分商業銀行2002年年報中可以發現,這些銀行靠傳統的信貸業務所產生的利息收入增長幅度并不大,而非利息收入增長幅度在增加。可以預見,未來存貸款利率全面放開后,商業銀行靠利息收入提升利潤的難度會越來越大。因此尋找更多更具潛力的利潤增長點成為今后國內商業銀行的必然選擇。(劉世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