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新社北京六月六日電 題: 中國紡織應對貿易壁壘
中新社記者 閆曉虹
美國商務部紡織品協議執行委員會(CITA)日前宣布啟動對從中國大陸進口紡織品采取保障措施施行程序,對此中國紡織工業協會表示強烈反對。
眾所周知,紡織服裝行業是中國主要的傳統產業,紡織服裝出口對于中國極為重要。目前中國紡織業(包括服裝業)的國際依存度約在百分之四十以上,如果剔除部分來料加工貿易,實際的國際依存度也在百分之三十以上。而服裝業的國際依存度更是高達百分之五十以上,據測算,中國服裝出口每下降一個百分點,全國服裝生產就要下降零點五個百分點,全國就會有三萬多人失業。可以預見,一旦美方根據該措施進行設限,將會給中國輸美紡織品造成極為嚴重的打擊。
中國紡織工業協會強調指出,中國向美國部分紡織品出口增長加快,是紡織工業技術進步和勞動生產率提高的正常表現,也是加入世界貿易組織后配額開始取消、國際大分銷商直接進入中國采購的市場化結果,與美國政府一貫推崇的以公平貿易為基礎的自由競爭原則并不矛盾;中國出口優質廉價的紡織服裝產品,是美國進口商、分銷商、消費者利益和福利的重要來源,一旦重新設限,無疑對美國這些社會集團形成利空影響,也給中國紡織企業的經營和就業帶來損害,危及外商在華投資企業的利益,進而影響中國對美國紡織原料、紡織面料、產業用紡織品等產品進口,產生一損俱損的后果。作為世貿組織成員,中國一貫遵守在WTO框架下公平貿易原則,堅決反對任何濫用和擴大使用世貿規則的做法。同時應該看到,啟用這一法案必會影響中美正常的貿易關系,不僅會損害中國紡織企業的利益,美國進口商、在華投資外商等相關團體也將遭受利益損失,最終受損害的還有美國消費者。
同時,中國紡織工業協會有關人士也指出,中國紡織工業的發展必須盡快改變傳統以量取勝、以規模取勝的做法,要在提高產品檔次和提高產品附加值上下功夫;在出口模式上,那種依靠“大路貨”、“大規模”、“低利潤”的辦法出口換匯已經越來越容易成為一些國家對中國設限的借口,出口企業應在產品多樣化、市場多元化上下功夫。
受“非典”疫情蔓延的影響,中國的紡織品出口遭到限制,而印度、巴基斯坦和土耳其等國卻從中漁利,大量的訂單都流向了這些國家。印度的紡織業人士希望,這次天賜的訂單能夠有利于恢復印度二十年來一直不景氣的紡織業。
中國紡織業者表示,如果是因為“非典”的關系,導致訂單短期外流,則尚可忍受,因為中國非典疫情已趨穩定,世界衛生組織已經宣布取消對前往廣東和香港的旅行警告,但如果訂單從此一去不復返,則問題大矣。
對于日益升級的貿易壁壘,業內人士指出,中國政府和業界應該在完善市場協調機制、積極應訴反傾銷指控以及建立行業經濟預警系統等方面有所作為。特別要著手研究二00五年配額完全取消后中國紡織工業的應對機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