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位于西非的利比里亞局勢急劇惡化,持續多年的內戰蔓延至首都蒙羅維亞,反政府武裝與政府軍展開激戰。這場戰火已造成約400人喪生,成千上萬人流離失所。在利比里亞工作的19名中國人撤離戰亂之地,在抵達科特迪瓦經濟首都阿比讓后接受了新華社記者駐阿比讓記者劉紹平的專訪,講述了他們在撤離中的不尋常經歷和感受:
在利比里亞的這19名中國人分兩批撤離,于上周平安抵達科特迪瓦。這19名中國人包括4名中國一拖集團有限公司駐利比里亞分公司工作人員,4名福建人、3名黑龍江人、1名上海人、1名香港人和6名臺胞。
一拖集團4名人員是這19人中最后撤離的,他們未能趕上6月9日的法國撤僑軍艦,但卻費,盡周折最終搭上利比里亞一家私營航空公司的飛機,于10日傍晚先一步抵達阿比讓。
一拖利比里亞分公司地處蒙羅維亞北部,距離戰略要地蒙羅維亞港僅100米,主要生產供當地林業部門和醫院使用的氧氣,通常又叫做“氧氣廠”。蒙羅維亞港是自由港,一向受到船籍注冊公司的青睞,因而成為該國重要收入來源,特別是港口有世界糧食計劃署、聯合國難民事務高級專員辦事處等國際機構的大批糧食、救援物品和油庫,屬兵家必爭之地。反政府武裝和政府軍在港口展開的爭奪戰異常激烈。但通常是反政府武裝人員夜晚潛入,政府軍白天又將他們擊退。
撤離人員李航介紹說,6月4日下午,蒙羅維亞就開始出現騷動,當時總統泰勒正在加納參加與利比里亞反對派武裝的和談。當聯合國塞拉利昂戰爭罪行特別法庭宣布泰勒對塞發生的反人類等事件負有責任并下令通緝后,蒙羅維亞傳聞四起,有的甚至稱利比里亞駐加納使館打來電話說泰勒已被捕。頓時人心惶惶,許多市民便開始頭頂包裹、肩扛行囊離家外逃。
5日,泰勒從加納返回,隨即宣布挫敗一起政變陰謀,并逮捕了副總統布拉赫和多名政府高官。與此同時,反政府武裝開始從市郊向首都發起進攻,在市區北部與政府軍猛烈交火。聯合國機構在市郊設立的7個難民營的十幾萬難民也擁向市區。
李航說,實際上,反政府武裝今年3月就已打到首都郊區。分公司人員從那時起就開始儲糧,防范不測,但并未想到要撤離。6月6日上午,分公司員工還在生產氧氣,供醫院之急需。突然,廠房附近槍炮聲大作,黑人雇員嚇得驚惶失措,都擔心家里妻兒老小安危,無心繼續工作。氧氣廠被迫停工。利政府軍和反政府武裝在港口展開拉鋸戰。7日凌晨,港口地區再次響起槍炮聲,雙方交戰整整一上午。有時戰斗就在一拖分公司廠房門外進行。政府軍隨即對港口道路實行戒嚴,市內交通、網絡和電話中斷,只有法國一家手機公司的通訊設備還能接通。
8日,局勢稍趨平靜,大批平民又攜行李四處逃難。反政府軍向泰勒發出最后通牒,限期3日內下臺。9日凌晨三四點,雙方又在港口地區打起來,槍炮聲密集,爆炸聲震得公司廠房都顫動。李航說,當時國內和一拖科特迪瓦分公司的領導打來電話,他們在電話里都能聽見槍炮聲。分公司地處交戰區,道路被封,消息閉塞,中國在利比里亞又沒有大使館,李航等人9日才通過電話獲悉,法國已派艦撤僑,中國駐科特迪瓦大使館已通過外交渠道要求法國和美國駐利大使館協助中國僑民撤離。但此時要想撤離已十分困難,港口爭奪戰異常激烈,總統泰勒都披掛上陣,坐鎮港口督戰。直至當日夜幕降臨,公司保安才帶來口信:“整個港口地區只剩下你們4個人了。”公司人員當晚擬訂了兩套方案,作好撤與守兩手準備。10日清晨,城里一位中國朋友陳光金打來電話說,蒙羅維亞國際機場當天還有最后一班飛機去阿比讓,于是李航等人決定一試。
陳光金上個世紀80年代就到過利比里亞,曾經歷多次戰亂,幾進幾出,在當地結識了不少朋友。他找來利鄉鎮企業部長的吉普車和一名保鏢,接李航等人直奔歐盟駐利比里亞代表處。但到后方知,法國撤僑軍艦早已起航,于是他們又奔向美國大使館。美使館人員告訴他們,機場還有利一家私營航空公司的班機,并打電話與之聯系。他們又轉赴機場。售票處稱機票已售完。他們又設法找到該航空公司老板,最終買到4張票,并拿到老板私留的4張登機卡。
受到熱情迎接
實際上,蒙羅維亞戰火燃起后不久,美國和法國就開始準備撤僑。美國6日就下令其駐利使館撤離部分非必要人員,法國7日決定采取代號為“保護人”的撤僑行動,并于9日開始實施,除了調用部署在幾內亞灣的“暴風雨”號軍用運輸艦外,還動用了兩架“美洲獅”直升機。撤僑行動指揮部設在艦上,但整個行動直接由法軍參謀長行動中心指揮。6月11日上午,滿載500多名外國僑民的法軍運輸艦在雨中緩緩駛抵阿比讓港口,這些外國僑民分別屬于38個國家和地區,其中包括15名中國人(其中8名中國內地人、1名香港人和6名臺灣同胞)。
艦上的僑民按國籍劃分,分批走下舷梯。15名中國人直至近午才走出艦艙。8名中國內地人和1名香港人受到中國駐科特迪瓦大使館人員的熱情迎接,6名臺胞則被臺灣在此開設的“遠東貿易中心”人員領走。臨時入境簽證處設在碼頭一間空閑的大庫房里。由于中國使館事先作了細致的安排,科外交部工作人員很快就先為8名中國人辦理了臨時入境簽證,一直被冷落一旁的臺灣“遠東貿易中心”的副代表急忙找到中國使館外交官,請求協助為6名臺胞辦理入境簽證。經中國使館人員交涉,科方才同意馬上為6名臺胞辦理入境簽證。
香港東盈集團國際有限公司的黃瑞高說,他是6月2日才到蒙羅維亞的,住進一家酒店剛兩天,利比里亞首都就爆發了戰事。酒店沒電,發電機也沒油,老板不知去向,是他掏錢讓服務員買來油發電。6日,福建籍的陳先水先生也帶著女兒和侄女入住這家酒店躲避戰亂。9日,黃瑞高接到他太太從香港打來的電話,獲悉歐盟已開始撤僑。于是,他和4名福建人找了一位利比里亞朋友開車,并雇了一名總統保鏢,終于來到歐盟代表處。當日下午3點左右,一架法國直升機將他們送到法國運輸艦上。黑龍江籍婦女王桂蘭等3人也是9日登上法國撤僑艦的。當天下午3點,她的丈夫陳光金又找來利鄉鎮企業部長的車和衛兵,將他們送到美國大使館。當晚6點,他們乘直升機到艦上。
“我們可到家了”
法國撤僑艦分上下兩層艙,擠滿了僑民,船員的房間被騰出來給撤離的婦女和兒童,男僑民都睡在艙內地板上,每人都能領到一個墊子和一床被子。艦上設有醫務室,食品和飲用水充足。只是海上的顛簸令許多僑民難以進食。據王桂蘭說,她們住的艙房鋪上都備有嘔吐袋,一旦僑民吐了,就有船員來清理打掃。
他們經海路平安抵達阿比讓后,受到了中國大使館人員的熱情接待。大使館事先做了周到的安排,提前制定了多項預案,聯系了住處,并特意在阿比讓一家中餐館為他們準備了可口的飯菜,使他們感到親人般的關心和溫暖。歷經戰亂風險和旅途顛簸的王桂蘭深有感觸地說:“這下子我們可到家了。”香港的黃瑞高說,大使館做得真是太周到了。
陳先水這次雖然帶著女兒和侄女撤離了利比里亞,但仍時刻掛念著留在那里的兒子和女婿。他說,他在國內做食品、罐頭生意,2002年11月曾赴利考察,今年3月初到蒙羅維亞開了一家200多平方米的超市。由于打仗,他只好帶著女兒和侄女先撤出來,兒子和女婿還在那里留守看店。在抵達阿比讓后,他用手機與兒子通了電話,得知他們的住處(即后店)遭到不明身份者的搶劫,所有樣品都被劫走,所幸的是家人未受傷害,前店未遭洗劫。時隔兩天,當記者再次見到陳先水時,聽說他家前店墻上又被人鑿了一個大洞,部分商品被盜。不過,兒子和女婿平安。
目前,除一拖集團的兩人決定繼續留在阿比讓分公司一邊工作,一邊靜觀利事態發展以外,其他人大都已決定先回國再作打算。記者在結束采訪時對他們在那里創業和謀生的艱辛與風險又多了幾分了解和同情。
來源:新華網 作者:劉紹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