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新網7月25日電 盡管7月24日美國“違心地”將慘不忍睹的“薩子”遺容照片公諸于眾,力求“安撫人心”,以此削弱反美勢力,但是當伊拉克人從電視上看到血污滿面、千瘡百孔的死者照片時卻似乎并不買賬。
7月24日,美國國防部通過由美國資助的伊拉克電視臺、兩家阿拉伯衛星電視臺以及美國本土的CNN(有線新聞網絡)將薩達姆的兩個兒子烏代和庫賽遭美軍擊斃慘死的照片公諸于世,同時被曝光的還有1996年烏代遇刺后所拍的傷腿的X光片。據悉,近60的伊拉克人收看這檔節目。此前,美軍中央司令部的里卡多·桑切斯中將在巴格達舉行新聞發布會時說,判斷烏代和庫賽被打死的依據是在現場發現的牙齒以及曾任薩達姆助手的目擊證人的指認。
美軍此番公布的照片是兩具上身裸露躺在裹尸袋里的男子尸體,從尸體遺容照片來看,烏代和庫塞的臉部都遭到了嚴重毀壞,兩人都留有濃密的絡腮胡子,顯然是為了偽裝。兄弟倆都得臉朝上,雙目緊閉,其中庫塞的臉部要相對完整,他的嘴巴微張顯出牙齒,似乎有些死不瞑目。
而烏代的遺容可謂慘不忍睹:眼臉因為淤血而顯得浮腫并呈絳紫色,一條深褐色的傷口從其左眼一直貫穿到嘴巴右下角,光禿禿的腦門上傷痕累累,可能是被導彈的碎片劃傷的。最為顯然的是其前額右上方一個汩汩地向外噴涌著鮮血的彈孔,他究竟是被美軍開槍打中的,還是自殺身亡依然是個謎。
質疑1:這是烏代和庫賽嗎?
美國國防部將薩達姆的兩個兒子照片公諸于世,本想是“取信于民”,可是曾在1991年時吃過薩達姆“詐死”苦頭的伊拉克百姓卻依然不敢對此輕信。
巴格達一小飯館里電腦工程師賈希姆·羅拜正與兩個朋友分享冰淇淋餡餅,看過照片之后他不以為然地說,“這只不過是美國人用來瓦解抵抗力量的一個花招。”他認為,僅從照片上來看,并不能確認烏代和庫賽已經被美軍雙雙擊斃了。
44歲的阿巴斯·法德希爾在巴格達經營著一家理發店,他說當他從伊拉克電視臺上看到美軍公布的照片之后大致可以認定這便是烏代兄弟倆。但是他依然存有疑問:“為什么美軍不多公布幾張遺容照片呢?比方說,可以公布幾張兩兄弟的側面照,這樣就會更有說服力一點。”他特別指出,由于庫塞的遺容保存得尚算完好,因此完全可以提供他的清晰的側面照。
32歲的阿拉·哈利發是這家理發店打工的理發師,他一邊為顧客修著面一邊告訴記者,他之所以懷疑照片上的烏代是其本人,是因為照片上的那人顯得過于肥胖。他說,“誰都知道烏代個子很高,身材修長,但是從照片上看那人卻是五短身材,長得五大三粗的。”
對遺容照片持懷疑觀點的不止是伊拉克平民百姓,來自美國堪薩斯州某家犯罪實驗室的法醫專家喬尼·威爾遜(Johnnie T. Wilson)說,“那些照片對于法庭認可的身份鑒定并無多大幫助。”其他的法醫專家也認為,僅從美軍公布的那幾張遺容照片來看,照片上所提供的生理特征還不足以鑒定死者身份。最終的結果還有待尸檢報告出來后才能下定論。
質疑2:誰在行“不仁之舉”?
就在一部分伊拉克質疑照片真偽的同時,阿拉伯世界的另一種聲音卻認為,即便照片是真的,將它們公布出來也屬“不仁之舉”。
約旦政治分析家沙哈·卡塞姆(Sahar al-Qassem)認為,“當初伊拉克電視播出陣亡美軍尸體時,美國人認為那是侵犯人權。可是現在,他們為什么不問問自己,公布那么不忍卒睹的照片不同樣慘無人道嗎?”
伊拉克戰爭開戰之初,阿拉伯媒體曾因刊登美軍俘虜慘死照片而招致五角大樓的強烈譴責,被認為是非人道行為。其實,電視、雜志和報紙上公布死者的照片在中東早已見怪不怪了,隨便打開這里的媒體便會發現,這里死者照片的曝光率要遠遠高于美國媒體,且不說巴以沖突中遇難者的現場照片,沙特阿拉伯和伊朗的媒體還會時不時公布一切處決罪犯的照片,據說這只是出于“震懾”的目的,并非什么“不仁之舉”。
在24日五角大樓舉行的記者招待會上,有記者拉姆斯菲爾德質疑美軍公布死狀那么難看的照片,與開戰之初五角大樓的譴責豈非自相矛盾?拉姆斯菲爾德回答說,他的確曾為是否公布這些照片而“躊躇再三”,幾經權衡才決定公布,因為“只有這樣阿拉伯人民才會相信薩達姆的兒子已經死亡”。
質疑3:遺容照片能起多大“震懾”作用?
美軍原本指望公布烏代和庫塞的死訊能夠多少打擊一下伊拉克抵抗力量的“囂張氣焰”,可是就在拉姆斯菲爾德和美國駐伊最高文職行政長官布雷默24日出席記者招待會之前的當日,3名來自第101空降師的官兵因其所乘坐車隊在伊拉克境內遭到機關槍和火箭的襲擊而喪生,而他們所在部隊正是負責擊斃薩達姆子孫的主要力量。
對于美軍一而再再而三受到的游擊式襲擊,布雷默24日宣稱,“希望伊拉克人能夠接受烏代和庫塞已被擊斃的現實,對于針對美軍的暴力有回升的勢頭,我并不感到吃驚。從長遠看,我們希望更多的伊拉克人向我們提供阿拉伯復興社會黨成員的下落,從而降低美軍目前在伊拉克所承受的威脅。”
人們不禁要問,即便將來除了薩達姆這樣的反美“精神領袖”,伊境內的反美游擊隊武裝就果真能被“斬草除根”嗎?公開烏代和庫塞遺容的做法,究竟能在多大程度上起到“震懾”作用實在讓人懷疑。(麥吉爾/春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