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新網8月18日電 據臺“行政院主計處”最近公布的數字顯示,臺灣社會的貧富差距已達6.29倍,據說這是此項數字的歷史新高。有臺灣學者認為,臺灣近些年來經已形成了新貧家庭,這將引發社會矛盾,衍生諸多社會問題,不能不引起社會各界的密切關注。
署名郭文清在作者在香港大公報上撰文指出,在過去幾年來,特別是民進黨上臺三年多來,過往曾經是臺灣社會中堅和主要經濟支柱的中產階級,已跌落到了社會底層。
三年多來,失業率節節攀升,居高不下,幾乎一直保持在5%以上,廣義失業率更高逾7%。這令110萬的家庭人口生活彷徨無助,陷入了困境。這便是臺灣這幾年產生的新貧家庭的主要成員。文章指出,這對過往有“錢淹腳目”的臺灣來說,是多么嚴酷的現實和莫大的諷刺。
由于臺當局的貧窮線定得過于嚴苛,絕大多數的新貧家庭都沒有資格從當局的貧困救助機制得到資助,陷入了貧困越久,就越難有翻身機會的困境。
文章引述臺灣學者的話說,這幾年來,由于臺灣經濟結構轉型,產業結構轉型,高所得與低所得的社會群體之間的收入差距逐漸擴大;而兩個世代的財富累積效果,更使得貧富家庭之間在擁有財產多寡上,要比所得分配更為懸殊;再加上上代財富轉移的效果,造成不同家庭背景的社會新生成員在立足點上,出現嚴重的不公平;而且,近年來,多元入學方案所形成的篩選機制,對于農村地區及低收入家庭子弟更是明顯不利,令教育體系成為復制社會貧富鴻溝的幫兇。
當陳水扁日前否認臺灣有高學費以及聲稱教育并未阻止階級流動時,受到社會輿論和學者專家的批評。輿論指陳水扁不知民間疾苦,忽視臺灣出現新貧家庭的嚴重社會問題。
臺灣學者認為,這些年來,臺灣社會的階級流動,開始趨緩,絕大多數社會新生成員除了加入受薪階級之外,經已別無選擇,創業所需的資本及技術門檻越來越高。以往,中小企業曾是培育新一代創業者的搖籃,現在不是大量出走,就是日益萎縮,甚至虧本倒閉,這也產生了大量低技術、低學歷的較大年紀的失業者,這部分人再就業機會較低,成了新貧家庭的主要成員之一。
文章在最后指出,失業率居高不下,特別是年輕人失業率快速升高,加上外籍勞工大量引進,民營化浪潮席卷所有“官營”企業,大企業也面臨產業結構重整的挑戰,所有受薪階級都受到市場競爭壓力的猛烈挑戰,薄弱的社會保障體系更令絕大多數受薪階級面臨極大的險境;而極不公平的稅制卻又令受薪階級成為當局財政的主要負擔者。社會弱勢社群成為臺灣這波經濟衰退中受害最大者,成了新貧家庭的主要成員之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