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新社北京八月十九日電 盡管上半年中國GDP增速達到了百分之八點二,增幅高于去年同期零點四個百分點,但國民經濟運行中也出現了需求結構不合理、產業矛盾加劇和價格結構不協調的三大矛盾隱憂。最新一期《瞭望》刊文指出,如不及早重視加以解決,將可能影響中國經濟的健康快速發展。
首先是需求結構不合理,投資需求與消費需求增速不協調。連續六年積極財政政策的實施,極大地刺激現階段中國的投資需求,致使投資需求增速遠快于消費需求增長速度。投資的高速增長,雖然在短期內可以拉動經濟的較快增長,但如果沒有最終消費的配合,投資的高速增長不會持續,將進一步加劇全社會供大于求的矛盾,經濟的持續、健康、快速增長也就難以實現。
其次是產業結構矛盾加劇,第二產業與第三產業增速不協調。中國第三產業增長乏力現象從二00二年起便有所顯露,今年上半年,增長差距進一步擴大:上半年第三產業增加值僅增長百分之四點二,比去年同期下降二點四個百分點,低于GDP的平均增長速度四個百分點,是九十年代以來的最低增長速度;而上半年第二產業增加值增長百分之十一點六,增幅比上年同期提高二個百分點,是近幾年的最高增長幅度。第三產業增長緩慢,嚴重影響全社會就業人數的增長,進而減少了居民的貨幣收入,加劇最終消費的不足。
第三是生產資料銷售價格與居民消費價格變化不協調,上游產品價格與下游產品價格變化不協調。上半年中國生產資料累計上漲百分之六點五,而同期居民消費價格僅上漲百分之零點六、零售物價下降百分之零點四,生產資料銷售價格與價格總水平的變化形成巨大的反差。從上半年工業品出廠價格變化來看,上下游產品價格變化也出現了不協調現象。出現上游產品價格大幅度上升、下游產品價格滯脹的矛盾局面。
文章分析后認為,上述結構問題的根本原因在于最終消費需求不足,由于商品消費需求增長乏力,導致社會消費品零售額增長緩慢,使全社會消費品零售額的增長與固定資產投資的增長形成巨大差距;由于服務性消費需求增長緩慢,導致第三產業增長緩慢,使第三產業增長速度與第二產業增長速度形成巨大反差;而商品消費與服務消費增長緩慢,導致居民消費價格的低迷,使居民消費價格漲幅與生產資料價格漲幅形成巨大反差。解決上述結構問題的關鍵,是擴大就業、增加收入、促進消費的快速增長。為提高居民的消費信心,解除居民的后顧之憂,必須盡快建立起功能良好的社會保障體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