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新網10月10日電 國際金融報今日發表文章指出,長假期間,就在國人歡度國慶之際,部分海外利益集團或壓或抬,一刻未能終止唱多人民幣的老調,由此足見“只要有百分之百的利潤,資本便會蠢蠢欲動”,這一論斷何其精到。
文章寫到,美國制造商協會(NAM)負責國際經濟事務的副總裁弗蘭克-瓦格近日稱,NAM參加的“健全美元聯盟”將在幾周內完成籌資工作,并向美國政府正式提出關于中國操縱人民幣匯率的301貿易調查申請。
市場方面,國際炒家見縫插針、轉戰不休——因大量游資流入中國香港,近日港元出現罕見漲勢,香港金管局多次入市干預,仍未有效遏制這一勢頭。
必須承認,盡管中國政府已在多種場合以多種方式明確表示,人民幣匯率將保持基本穩定,由此立場所保障,中國實體經濟運行并未過多遭受升值“雜音”之干擾,然而,也正因為此,無論是內地或是香港,其貨幣政策乃至財政政策之獨立性、自主性,無疑正面臨嚴峻挑戰。
文章指出,值得注意的是,從目前態勢來看,分別“倚重”政治手段或市場行為的利益集團明顯呈現合流跡象,其套路為:施壓——輿論造勢——升值預期加大——游資炒作——預期放大——壓力增加。
從各國實踐情況來看,對于資本市場開放度、浮動匯率,以及貨幣政策這三者,從來都是很難兼顧,因此,長期而言,中國將對現行匯率形成機制進行完善,本是題中應有之義。
而在可預見的短期內,我們似乎仍有必要重申,穩定的經濟環境有利于中國經濟的發展,亦有利于世界經濟的發展,反過來,人民幣貿然升值,不利中國經濟,亦不利于世界經濟。
如高盛研究表明,即使人民幣一次性升值10%-15%,它對校正美國巨大的貿易赤字作用不大,對日本國內經濟不景氣影響甚微,對歐元區GDP增長影響幾乎為零。也就是說,如果“廣場協議”在中國重演,除了減弱中國經濟的活力之外,對他國沒有多少好處。而中國經濟活力減弱,對世界經濟復蘇有百害而無一利。
文章還指出,道理其實顯而易見,問題的關鍵還是某些利益集團從一己私利出發,利用一定的話語權及中國現行匯率機制不盡完善之處,上綱上線以求一逞,與此同時,境內金融市場的缺陷亦給予其頻繁活動以可趁之機。
文章最后指出,關于資本的本性,馬克思早已有過精辟的論斷,因此,與其談論道德的感召何異于與虎謀皮,為此,擺在我們面前的當務之急還應是:一、駁斥謬論以正視聽;二、強化監管防微杜漸;三、加速發展正本清源。如此,方可“見怪不怪,其怪自敗”。(葛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