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聲明:此文版權屬《國際先驅導報》,任何媒體若需轉載,務必經該報許可。)
本報記者李慕瑾
“中國在此次APEC會議上的外交表現,使之成為亞洲的政治明星。”--法新社
“中國國家主席在APEC經濟主題淡化的關鍵時刻提出的三點主張,受到了與會成員的歡迎和重視。此次APEC會議是2003年中國外交十分重要的一部分,給世界留下深刻印象。”--南開大學國際關系教授、全球問題研究所所長龐中英
10月20日至21日,中國國家主席胡錦濤出席了在泰國曼谷舉行的亞太經合組織(APEC)第11次領導人非正式會議。國內一些著名的國際問題專家就此次會議向《國際先驅導報》闡述了自己的看法。他們認為,APEC又一次成為中國大國外交的舞臺。中國通過此次會議再次鞏固和提升了中國與亞太地區許多重要國家的關系。
中國獻計獻策直接被APEC采納
美國一度主導APEC搞貿易投資自由化,利用APEC打開東亞國家的市場,同時向歐盟施壓。“9·11”事件后,美國則利用APEC反恐。但南開大學國際關系教授、全球問題研究所所長龐中英教授強調指出:“從綜合的角度看,中國一直是APEC的亮點和焦點。”中國始終積極支持APEC開展經濟、技術合作,促進本地區經濟協調發展,也成功地主辦過APEC上海會議。這些年來,沒有中國的參與和支持,APEC幾乎就難以成立。
中國社科院世界政治經濟研究所研究員沈驥如認為,中國的主導地位突出表現在:“中國的主張正確務實,得到與會各方的普遍認可和呼應。一貫主導APEC的美國沒有提出什么新主張。日本也影響不大。而中國領導人提出的三點建議得到了與會各方的一致認同,APEC會后發表的聯合宣言是與三點建議一一呼應的。”
聯合宣言提倡“加強伙伴關系”是對中國主張“加強相互信任,保持亞太地區穩定”的肯定;“推動貿易投資自由化與便利化”等同于“相互開放市場,健全多邊貿易體制”;“保障民眾和社會免受安全威脅,并能從自由開放貿易中充分受益”是對中國建議“采取有效措施,促進經濟社會協調發展”的進一步延伸。
日本影響力落在中國后面
至于亞太地區的另一個重要國家日本,外電認為“日本在APEC會議上的政治影響已經落在了中國后面”。日本媒體稱,“中國繼上星期三成為全球第三個實現載人航天之旅的國家后,國家主席胡錦濤在亞太經合組織會議后首次舉行面向外國傳媒的記者會,再次搶去日本的鏡頭”。
前東盟總干事特別助理卡維說:“中國上月與東盟成員國簽訂友好條約,這也是超越日本的表現。”清華大學國際問題研究所所長閻學通教授分析認為,中國與周邊國家關系的實質性發展來自于中國積極推動與這些國家的多邊自由貿易合作。日本長期以來對東亞地區的周邊經濟合作積極性不高,經濟合作的重點局限于雙邊貿易協定。而且日本還受到自己國內政治問題及經濟疲弱的牽制,自顧不暇。
中國領導人自信走向國際舞臺
胡錦濤此次出訪是中共十六屆三中全會閉幕后,中國領導人的首度出訪。此前中國總理溫家寶還出席了在印度尼西亞巴厘島舉行的東盟會議。外電認為:“中國新一屆領導人先后安排出訪,而且是出席各國領袖云集的場合,顯示他們在安頓內政后,自信地走向國際舞臺。”
胡錦濤初抵曼谷進入香格里拉酒店時,數十名職員為他鼓掌。胡主席就中國經濟主張的問題發表的演說也頗受矚目。在記者招待會上,胡錦濤十分坦率地回答記者提問。他坦承“非典”是他執政7個月中最感到傷腦筋的問題。香港中文大學政治教授吳國光認為,“對一位中國領導人來說,舉行這樣的記者招待會是少見的。我想,這表示他的信心增加了”。
沈驥如研究員強調指出:“中國在短期內外交上的大動作不斷,顯示新一代領導班子對中國的對外關系有周密的戰略布局。”9月份在上海合作組織框架下制定多邊經貿合作綱要;10月份加入《東南亞友好合作條約》標志著中國與東南亞國家關系進入實質性發展階段;首次發布了《中國對歐盟關系政策文件》,標志我國外交向制度化發展的重大進步。所有這些顯示出,“新一屆領導班子繼承中國和平外交的一貫傳統,又與時俱進,使中國的對外交往邁上新臺階”。
中國外交風格務實、視野開闊
中國人民大學國際關系學院副院長金燦榮教授指出,APEC會議上,中國領導人在推動本地區的科技創新、勞動和社會保障方面提出了一系列有創意的建議。例如,中國計劃明年2月在北京舉辦有關科技中介機構發展問題的高級研討會,并在明年主辦有關勞動和社會保障方面的活動,這些切實的舉措體現了務實的風格。
閻學通教授注意到,胡主席在APEC會議上接見各國領導人的接待室較小,不講排場。這與其取消北戴河會議,取消官員出訪迎送等繁文縟節的舉措是一致的。體現了新一屆領導班子尊重人民利益,把人民的福祉放在重要地位。胡主席在記者招待會上回答記者提問時指出,中國要把解決困難群體的一些實際問題作為一項重要的工作任務來落實,也體現了這一點。
金燦榮教授認為中國的視野十分開闊,在此次會議上提出的三點建議中,將未來APEC的作用定位為面向公眾,面向工商界,這就跳出國際關系領域傳統的行為體——國家。“這顯示了中國在外交觀念上日益與國際接軌,更加開放的思維。”沈驥如教授指出“成熟的、負責任的大國首腦外交風采來源于中國在國際上地位及影響力的提升。”
中美形成“蜜月般的緊密關系”
中美首腦會晤是APEC上的重頭戲之一。外界普遍關注到,中美兩國形成了首腦在兩年里四度聚首的“度蜜月般的緊密關系”。這種“嶄新關系”的形成取決于反恐這一外部因素以及中美在經濟全球化中經濟貿易相互依賴加深這一內部因素。
閻學通教授指出:“中美首腦此次會晤更加坦率,氣氛友好。根本性原因是‘9·11’之后兩國安全利益共同點上的擴大。領導人外交策略和風格受到國際社會的贊賞,也有利于中美首腦接近。”
會晤中,布什向胡錦濤表示堅持“一個中國”的政策,并反對“臺獨”。金燦榮教授認為這是“中國外交的一大勝利”。他指出,臺灣當局最近在選情告急的情況下不斷有一些冒險性的舉動,在這種情況下,由美國國家元首在國際場合再次正式宣布“反對臺獨”,對穩定臺海局勢有較大作用。
閻學通教授強調指出,胡錦濤去年以國家副主席身份訪美,每到一處必談臺灣問題,態度鮮明立場堅定。閻教授認為這次布什政府的表態“與中國領導人在臺灣問題上的立場有直接關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