濃霧彌漫,海風凜冽。9月下旬以來,北空某導彈團在渤海灣展開了一場40天的野戰實兵實彈演練。11月1日,記者目睹了他們對空中多種目標實施晝夜間實彈射擊的壯觀場景。
1 夜里,記者剛剛躺下不多會兒,就被一陣尖利的警報聲驚起。原來,部隊接到上級通知:50分鐘內,機動到40公里外的某地域設伏。
行隨令轉,上百臺車輛和裝備悄然發動,在只用微光燈照明的情況下,全團分小群多路迅速向預定地域集結機動。
據團長彭振衡介紹,他們裝備的是新型重兵器,為提高其快速機動作戰能力,全團著力探索了多種機動戰法,其中變守株待兔為機動殲敵,變大批開進為化整為零的潛行,就是提高新裝備的機動反應能力有效辦法。
行進間,月朗星稀的天空很快被從海上騰起的濃霧籠罩,能見度不到兩米。見記者有些擔心,彭團長滿有把握地說:“前段時間,我們進行機動轉移,遇上渤海灣10年不遇的強臺風和大雨,但我們照演不誤,使部隊在惡劣環境下機動作戰能力有了較大提高,這種大霧天氣更要抓住!”
半夜,部隊到達指定地域。
2 大約20分鐘后,他們突然接到上級通報:“敵”機一批3架,從某海域向我保衛要地逼近。
團營指揮所迅速進入一等戰斗準備。旋即,各營部隊轉入一等。記者身處指揮所,一下就感到戰斗臨近的緊張氣氛。
“發現‘敵’機”。跟蹤員迅速轉入自動跟蹤,測算射擊參數。彭團長根據“敵”機情況,命令各營沉著冷靜,及時分配火力發射順序。一會兒,記者在團指揮所從聽筒里接連聽到3聲短促洪亮的口令:“放!”“放!”“放!”隨即感到大地猛烈顫動。3發間隔數秒的導彈,拖著桔紅色的長長尾焰,射向“敵”機。
3 “敵人”不甘心失敗,第二天上午8時30分,“敵”機多批次、小間隔向我陣地襲來。團指揮所向各營明確了整體近戰殲“敵”的作戰方案,要求各營注意配合協同。一旁的政委向記者介紹:“過去打擊空中目標,基本是以營為單位,各自為戰。這次演練我們強調在團指揮所的統一指揮下作戰,既發揮全營一桿槍的作用,又形成全團一盤棋的作戰體系。”
8時45分,團指揮所根據“敵”機飛行諸元,判定來襲“敵”機類型。很快,“敵”機進入我火力范圍。莫營長從容下達命令:“打開制導雷達!”但是顯示屏上雪花一片,原來“敵”機施放了電子干擾。其它兩個營也遇到相同情況。頓時,氣氛顯得異常緊張。此時,莫營長盯著顯示屏上下左右仔細搜尋,猛然他在顯示器水平標線的右下邊沿上,發現有顆針頭大的亮點上下晃動。“目標!”他們憑借平時煉就的火眼金睛立即辨別出真假信號,果斷測算出“敵”機方位、高度、距離。另外兩個營也及時捕捉到了目標。說時遲,那時快,莫營長一聲喝令:“放!”其它兩個營也下達發射命令,導彈向同一目標飛去。
上午10時20分,“敵”機再次進襲。該團采用側擊法和改裝的直射自爆法,3枚導彈一舉將“敵”機悉數擊落。
整個戰斗,9發9中。
(文章原載于《解放軍報》,作者:李建文、張建偉、張金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