尋找和制造英雄是媒體的專長,當一個傳奇般的年代老去已久,人們需要動人故事和超凡精神的延續,有時便顯得迫不及待。
日本排球世界杯前,國人就開始“期待”中國女排奪冠正是在22年前的11月16日,出戰第三屆世界杯的中國女排同樣在日本,同樣在大阪,以七戰全勝的戰績,第一次問鼎世界杯冠軍。這不能不說是巧合。
等到女排終于如愿捧杯時,“‘老女排’終于有了繼承者”,“又一支‘夢之隊’誕生”的說法,已先于她們歸來在中國落地了。
為了使英雄更富傳奇色彩,甚至連王麗娜(新女排副攻)的長相也與郎平相象起來。且不必理會關于新老女排的種種牽強比對,“老女排又回來了”或“夢之隊”等等命名,現在來看,還不夠冷靜客觀。
正如去年,德國世錦賽的“讓球”風波,不能直接將女排和主教練陳忠和否定一樣,一次大賽的奪冠也不能直接證明她們的完美。
誠然,中國女排此次在日本的11戰完勝,讓人感受到了一種久未見到的氣勢,這種氣勢其實更多地表現為韌勁。首戰巴西,在以老將為主的對手面前,中國隊第一局亂了陣腳,不攻自破,以14:25敗下陣來,但此后很快找回了自信,連扳三局;第三階段首場與美國隊之戰十分艱苦,中國隊在1:2落后的情況下,牢記“心態平和”,從急躁到平衡,連扳兩局,拿下了最艱難的一仗。
面對心理考驗,中國女排在本屆世界杯均輕松過關,但冷靜分析,她們此次所經歷的可能并非是三昧真火的考驗。一方面是勁敵俄羅斯隊的意外落選,另一方面,世界排壇列強對奧運會的重視和投入力度,肯定要遠遠超過世界杯賽,如意大利隊中的兩名世界級好手就極有可能歸隊,令參賽球隊實力發生變化。再有,在本次大賽上表現尚不成熟的一些處于“新生期”或轉型期的年輕球隊,如波蘭、古巴等,其實都有不可小覷的潛力,經過一段磨合之后,實力很有可能再上一個臺階。
另外,在世界排壇都趨向剛猛,力主強攻硬取時,中國女排練就了靠著副攻打天下的“獨門武功”,雖然凌厲,但也有較為明顯的“軟肋”。
世界排壇上,只有中美兩隊,副攻才能成為頭號得分手。與中國隊不同的是,美國隊各個位置相對均衡,隊中除了斯科特之外,接應二傳漢妮芙、主攻手菲普斯和湯姆關鍵時刻都能摧城拔寨。而中國隊則只有趙蕊蕊一人,這意味著一旦沒有了趙蕊蕊,一切都將改變。這一推論,本身就推出了一個“萬一”的可怕結論。
在當今女子排壇,歐洲人慢,亞洲人矮,可以說目前還沒有哪一支球隊能將速度和身高完美地結合在一起。在最完美的球隊出現之前,陳忠和的一招“快變”在歐洲人面前似劍,凌厲輕盈,在亞洲人面前如刀,所向披靡。正是這種打法使得中國女排在這個有冠軍無霸主的亂世展露崢嶸。也就是說,一旦身材占據先天優勢的歐美人在速度上取得突破,中國隊僅以目前的“快變”是難以招架的。
此種情況下,對于還未完全成熟的中國女排而言,眾多英雄式的命名甚至可能是一種沉重的負擔。
新女排正像一個涉世未深的青年,憑借充分準備抓住了一次好機會。一展身手之后,想要獲得真的成功,需要更多的總結和反省,以及新的學習和嘗試。(本刊記者/高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