事業輝煌的王剛性格隨和,是有名的孝子。令人費解的是,他的婚姻生活卻不盡如人意,曾經歷兩次婚變的傷痛。近日,筆者專訪王剛母親肖卓云,這位慈祥的母親不無感傷地說起兒子王剛兩次婚變的內情。
兒子哭了
"我們有兩個兒女,兒子王剛和女兒王靜。我原來是遼寧省北寧市一個中學的教師,我的愛人在一家玻璃廠工作。我們的一雙兒女如今都各自事業有成,又很孝順,是我們的驕傲。"隨著肖卓云老人的娓娓敘說,我們開始走進王剛那鮮為人知的感情生活世界。
王剛從小就特別聰明,頭腦靈活,尤其喜歡文藝。高中畢業時,王剛和王靜一同考進吉林軍區業余演出隊,王剛朗誦,王靜唱歌。
1976年,王剛28歲了,經人介紹認識了沈陽軍區前進歌舞團報幕員小杜。小杜個子高挑,長得挺漂亮,性格活潑,他倆彼此都很中意對方。
1978年,王剛和小杜結婚,沒想到,婚后才半年,小兩口就產生了矛盾。王剛白天上班,下班回家就一頭扎進書房里不出來。有時吃過晚飯,小杜想要王剛陪著出去散散步,王剛總推辭說沒時間,丟下碗筷就進了書房,甚至小杜連句話都跟他說不上。
我也覺得媳婦挺委屈的,就勸王剛:"兒子,你現在是有家的人了,要注意夫妻倆的感情溝通,抽時間陪陪小杜吧。"王剛苦著臉說:"媽,我沒上過大學,先天不足,要學習和掌握的東西太多了,我總感覺時間不夠用。我現在不加緊學習,以后會被淘汰的。"
漸漸的,小杜的情緒越來越不好,對王剛也越來越不滿,兩口子的矛盾逐漸加深。常為一些雞毛蒜皮的小事爭吵,王剛漸漸對婚姻失望了。
1979年,王剛隨團上老山前線慰問演出,一走就是4個月。回來后,他聽說一些風言風語,憤而提出了離婚。小杜堅決不同意,可王剛鐵定了心要離婚。我和他爸爸也曾勸過王剛,他們的女兒婷婷才一歲多點,就是為了孩子,也不要輕言離婚。王剛說:"爸、媽,平時我最聽你們的話,這次我不能聽你們的了……你們不知道我內心有多么痛苦……"王剛長大后從來沒在我們面前流過淚,那天,他竟在我和他父親面前哭了。
1979年年底,他們辦理了離婚手續。婷婷判給了小杜,王剛每個月給撫養費。
1985年,我退休了,女兒王靜接我去了北京。
1992年,兒子調到中央電視臺,與倪萍一道主持《綜藝大觀》。那時,臺里房子緊張,他沒分到房子,只好住在妹妹家里。我們一家人又團聚在了一起。
如今依然獨自一人
1993年的一天,兒子回家時,臉上洋溢著少有的興奮,他樂呵呵地對我說:"媽,我有了女朋友。她就是成方圓,我們一起參加過幾次晚會和活動,我們很談得來。"
成方圓到我家來過幾次,沒有一點兒明星架子,還陪我拉家常。第一次見面,因為沒給她準備禮物,我覺得過意不去,方圓懂事地說:"您老了,該是我們孝敬您的時候,怎么能要您的禮物呢?"這句話說得我心里熱乎乎的。
1996年,隨著兒子知名度的上升,北京、河北、天津等電視臺紛紛請他做節目,一些劇組也找他拍戲,可臺里領導不同意他"一心數用"。想來想去,王剛干脆一咬牙辭了職。我問他方圓是否知道他辭職的事情,他說:"她支持我。"
這年10月,不事張揚的兒子和成方圓舉行了簡樸的婚禮;楹,兒子和媳婦要我搬過去與他們一塊住,我考慮到自己年紀大了,行動不便,不僅不能給他們料理家務,反而還給他們添麻煩,便沒有過去。兒子和方圓經常來看我,每次都買一大堆我愛吃的水果,還不時給我錢。1998年,王剛和方圓主演的音樂劇《音樂之聲》獲得空前成功,媒體稱贊他們是"生活中的伴侶,事業上的摯友"。我看到報道,真是打心眼里高興。我壓根兒沒想到他們會有分手的一天。
其實,早在1997年,他們之間就出現了矛盾。這年,王剛把女兒王婷婷送到英國去念書。對女兒,他一直心懷愧疚。這些年,他忙于事業的打拼,沒有時間顧及女兒,女兒沒有享受到多少父愛。他希望女兒能受到良好的教育,希望她有一個好的未來?稍谟顣膶W費和生活費都非常高,王剛每隔一段時間就要給女兒寄錢。方圓在這件事情上有了意見,她認為婷婷已經判給了她媽媽,她也有責任和義務,王剛不該付出這么多,尤其是在經濟上。可能這就成了方圓心中一道抹不去的陰影。同時,王剛還是改不掉一心撲在事業上的"老毛病",在感情上和方圓缺少溝通,也怪不得方圓委屈和難受。
王剛對方圓也有不滿。方圓不喜歡做家務,家里也很少做飯,他們在家時常吃簡單的盒飯。王剛認為方圓沒盡到一個妻子的責任,他在家里感受不到家的溫暖。王剛和方圓之間的隔膜越來越深。
2000年,婷婷考上大學后,每年的開支越來越大,王剛的負擔越來越重。婷婷每年暑假都從英國飛回北京,方圓覺得這樣飛來飛去的也挺費錢的,王剛為此又和她起過爭執。2000年和2001年兩年春節,方圓都是回娘家過的年,王剛則留在家里和我一起過。這個時候,我知道兒子和方圓的婚姻已名存實亡。2001年4月,王剛和方圓正式辦理了離婚手續。
現在,王剛又過著單身生活,我心里有股說不出的心酸,兒子有很多朋友,可為什么就找不到一個知冷知熱、善解人意的人生伴侶呢?兒子是個名人,其實更是個凡人,也渴望過普通人的平凡生活,我也希望兒子能找到屬于他自己的快樂和幸福。
(來源:《中華文摘》,原摘自《八小時以外》,口述/肖卓云,文/老木)